梅雨季过后,炎炎夏日紧随而来!最近是不是只想待在空调间+冰镇西瓜挖着吃+冷饮疯狂炫?要注意,夏日里存在很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需要提高警惕!
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杨医师表示,虽说寒冬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期”,殊不知高温天同样暗藏危机。夏季高温下,人体为维持体温会启动生理调节,皮肤血管扩张散热,这会使心脏等重要脏器供血减少,加重心脏负担,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夏季高温导致出汗量增加,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血液黏稠度上升,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会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此外,夏天谁都离不开空调,但室内外温差大,往往容易使血管受到刺激,易失去弹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炎热天气还易使人情绪烦躁、焦虑,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长期如此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有人以为,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属”,其实不是。杨医师指出,现在门诊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年纪正逐年年轻化,这与现代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比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因素,都使得年轻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
“年轻人在夏季钟爱烧烤、啤酒、冷饮等高盐、高脂、高糖食物,过量食用会使血脂升高、血压波动,增加发病风险。若是过度贪凉吃冷饮,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痉挛,影响消化和心脏供血,诱发心绞痛等。”杨医师说。
面对持续晴热高温天气
如何更好地呵护心血管健康?
为您送上这份盛夏“护心攻略”
夏季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避免饮用过多含糖饮料和酒精饮品,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以内为宜。进入空调房前,最好先在门口适应一下温度变化,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夏季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预防胃肠道疾病。
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要冷静处理,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此外,“三高”人群应注意饮食等管控,遵医嘱用药,定期体检。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如胸痛、胸闷、头晕、乏力等,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科学护心,安然度夏
从细节入手
让心脏在炎炎夏日
也能轻松“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