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好媳妇照顾婆婆七年多 用爱温暖一家人
发布时间:2025-07-03

唐群是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夏禹桥村村民,2024年7月,唐群的婆婆因癌症复发在杭州半山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因为照顾得细心周到,唐群被医护人员称为“最美儿媳”。她推着轮椅陪老人做检查,端着营养餐轻声细语地哄老人进食,在深夜为老人按摩四肢。在婆婆住院手术治疗的200多个日夜里,她以侍奉血亲般的孝心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孝老爱亲之歌。

癌症复发病房悉心陪伴

2024年7月,持续低烧的婆婆在唐群的陪同下到医院复查。诊断结果为“口腔恶性肿瘤复发”,67岁的婆婆瞬间老了几分。早在2017年,婆婆就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但多年来,在唐群的照顾下一直保持着不错的状态。

唐群安排好家中的一切,带着婆婆前往杭州半山肿瘤医院。候诊大厅里,她对照手机备忘录逐项确认:病理切片、既往病历、医保凭证……当婆婆因疼痛蜷缩在候诊椅上时,她蹲下身轻轻地为老人揉捏浮肿的小腿,并用语言宽慰。

这次复发无法采用保守治疗,7月22日,一台长达10小时的手术拉开抗癌战役序幕。当婆婆被推出手术室时,下颚淋巴清扫留下的30厘米创口让人触目惊心,胃造瘘管、导尿管、引流管、镇痛泵四条生命通道同时运作。面对医生需24小时监测的叮嘱,唐群在自制的监测表上,记满了“条条框框”——每2小时翻身拍背、每半小时观察引流液、每日6次胃管注食、每次餐前餐后的血糖值……

“这个姑娘的护理记录比我们专业图表还细致,”护士见后感叹地说。在她手写的本子里,密密麻麻记载着每日出入量、疼痛评分、药物反应。发现婆婆因化疗口腔溃烂,她自创“37℃喂食法”,将营养液恒温加热,用婴儿喂药器沿颊侧缓慢注入;为缓解药物性便秘,她跟着视频学习腹部按摩,在老人肚脐周围画了上百个“爱的同心圆”。

守护尊严筑起爱的港湾

术后的第7个凌晨,婆婆发生应激性尿失禁。看着病床上掩面抽泣的老人,唐群轻轻拉上隔帘:“妈,没事我来帮你换”。她用温热的毛巾细细擦拭,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地换上干净的护理垫。天还没透亮,她已往返水房多次,为老人擦洗出清爽的晨间时光。

抗癌路上最艰难的,是与疼痛的持久战。每当婆婆被病痛折磨得意识模糊时,唐群就举着手机视频:“妈您看,孙女在等奶奶回家。”想尽一切办法分散她的注意力缓解疼痛。

出院不是终点,而是新考验的开始。唐群将婆婆卧室改造成“家庭ICU”:床头柜分格摆放24小时用药,冰箱里码着按克称量的营养餐食材。当婆婆因化疗食不知味,她调配高蛋白流食,炖雪梨银耳润肺,煲黄鳝、泥鳅汤补充蛋白质,几百天的坚持降低了老人化疗副作用的发生率。

大爱无声传承最美家风

2024年春节前,婆婆经历了手术和因糖尿病反复住院后,终于出院回家了,如今病情稳定。公婆、唐群夫妻、女儿,三代人其乐融融地住在一起。在唐群的手机相册里,有张特别的“全家福”——病床上的婆婆捧着孙女送的康乃馨,窗台上历经寒冬的绿萝抽出一片片新芽,三代人的手在照片中紧紧相握。逐渐康复的老人常念叨:“阎王爷怕我家好媳妇,不敢收我。”而唐群总是微笑着说:“妈在,家就完整。”

唐群的事迹在街巷传开,邻里乡亲觉得她过于辛苦,她看着婆婆化疗后新生的黑发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她也不忘告诉别人,照顾婆婆不是她一个人在做,丈夫、大姑姐和她共同分担,才让婆婆得到最周到的照顾和最多的爱护。这是充满考验的一年,唐群用柔弱双肩托起生命的重量。她不是白衣天使,却用专业护理创造医学奇迹;她不是至亲血脉,却用孝心仁术重新定义亲情厚度。当城市华灯初上,这个普通家庭飘出的中药香与欢笑声,正温暖着整个村落的寒冬。这,就是中华孝道最生动的注脚,是新时代青年用爱与责任写就的精神答卷。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