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谁都离不开吃喝拉撒
但是,你意想不到的是
就连上厕所这么日常的事情
也可能带来极端的健康风险
——血管破裂
“医生!救救我妈妈,她在上厕所,不知道为什么就晕倒了!”伴随着求救声,一位老年患者被推进我院急诊科抢救室。
患者章某,83岁。因为近期饮食不规律导致便秘,来我院就诊。在就诊等待期间,患者突然想上厕所,结果在用力解大便的过程中突然晕倒了过去,呼之不应。
患者当时血压高达240/108mmHg,急诊医生考虑脑血管意外,立即完善了CT检查。经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在脑外科的紧急手术干预下,ICU的精心治疗下,患者逐渐转危为安。
排便这么稀疏平常的事,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这背后的医学关联与预防之道,值得每一个家庭关注。
01
用力排便与脑出血:被忽视的致命关联
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血管弹性本就下降,管壁更为脆弱。
用力排便时,胸腔和腹腔压力会骤然升高,导致血压急剧上升,最高时血压波动幅度可达正常状态的2—3倍。过高的血压会冲破薄弱的脑血管,引发脑出血。
医学研究表明,因排便用力诱发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中,脑出血占比高达18%,尤其在秋冬季节,血管收缩加剧,风险更高。
02
安全排便记住这几点
排便虽看似平常,却暗藏健康危机。预防因排便用力引发脑出血,需通过科学的饮食、规律的生活和积极的疾病管理,把风险降到最低。
一饮食调理,软化粪便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是改善便秘的关键。建议每日食用200-300克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和150克左右的水果(如火龙果、苹果),搭配燕麦、糙米等粗粮。同时,保证每天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可刺激肠道蠕动。
二适度运动,增强动力
规律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功能。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即使行动不便,也可在床上进行抬腿、翻身等简单活动。
三养成习惯,拒绝憋便
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如早餐后半小时,利用“胃结肠反射”规律,建立排便生物钟。排便时避免长时间蹲坐,建议使用坐便器,减轻腹部压力。
四药物辅助,科学干预
若便秘症状持续,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开塞露、乳果糖等温和缓泻剂可软化粪便,避免用力;益生菌则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五管理基础病,定期监测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将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及时发现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