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元/斤,一上市就抢手!临安人的“真爱”:恨不得吃上365天……
发布时间:2025-06-30

"冬食冬笋,春品春笋、毛笋,夏秋亦有鞭笋作伴,于杭州人而言,笋是四季不断的美味。

眼下,临安正值梅汛时节,鞭笋也迎来最鲜嫩水灵的“高光时刻”。菜场里,鞭笋带着山野清新上市,一斤约十五元,摊主说每日轻松售出两三百斤。

笋,既能独挑大梁作主菜,又能与诸般食材默契搭配,成为灵魂百搭。若这笋还是自己亲手从土里挖出的,那滋味更多了一个“妙”字……"

梅汛期由于雨水充沛,土壤湿润,格辰光(方言,这时候的意思),山里有种时鲜菜突然冒出来了,那就是鞭笋。

那白白的,有着淡紫色笋壳的竹鞭嫩尖,从泥土里挖出来后,蛮诱人的。

图片1.png

鞭笋,是山里人的特有,毛竹、早竹都有鞭笋,只不过,毛竹鞭笋粗些,早竹鞭笋细点,但配上佐料,都可以做成一道佳肴。

01

对于山里人来说,特别是有毛竹、菜竹林的,鞭笋是很常见的山货。

当然,挖鞭笋,是体力活,没有点力气根本吃不消。挖鞭笋时间长了,一身臭汗不说,握锄柄的手心和手指间还会起血泡或老茧,血泡皮破了很疼,老茧要很长时间才被换掉。可山民不一样,他们的手上早已布满了老茧,是很厚的那种,硬硬的。

挖鞭笋,要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的话,就是要费力气费时间,收获也不一定乐观。不难的是,只要你有力气,在竹林地里像挖地一样挖笋,估计不会白板。不过,我也看到过有人空手而回的。自然,山民把挖鞭笋当作是一种赚钱的活,换些钱贴补家用,而我仅仅是当作一种乐趣。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525.jpg

我老家临安是中国竹子之乡,当地农民一年四季基本上与笋打交道,春天有毛笋、夏秋天有鞭笋,冬天有冬笋。每年的梅雨季,是鞭笋生长的旺季,同样也是挖掘和尝鲜的时间。

挖鞭笋,我们老家叫“掏鞭笋”。对于山里生山里长的我来说,从小就在山湾的竹林里转悠,从挖冬笋到毛笋,又到鞭笋,是那时候生活的一部分。

说到挖鞭笋,我妈最在行,村里人都公认的,到现在还有人经常说起。

我妈上山挖冬笋、鞭笋,有经验有诀窍,每趟进山不太会空手而回的。特别是挖鞭笋,她虽然身材不高,力气不大,但眼睛尖,手脚快,挖得勤,鞭笋自然也多。她除了干农活挣工分,有空就会拿起一把小锄头,拎上一只腰子篮,径往竹林里钻,去挖鞭笋。没有多大工夫,一篮子鞭笋就拎回来了,给餐桌上增加了一道时鲜菜。有时突然来客人,家里没有什么现成的菜可待客,她就会悄悄地去最近的竹林,回来后中饭的饭桌上又多了一道菜。鞭笋挖多了,吃不完,会送给邻居或亲戚。时间一长,我妈挖笋的事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认为我妈挖笋有技术,也就是门道,都要竖拇指夸一夸。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543.jpg

我爸挖冬笋厉害,我妈挖鞭笋内行。这是村里人给我爸妈的评价。他们说我也这么会挖笋,是随了爸妈的遗传基因,现在还有人这样说。

02

小时候,我也喜欢挖笋。平时还是跟我妈挖鞭笋的多。那时根本没法同我妈比,因为我总是很难找到鞭笋。有一次,我气不过,就搞了个恶作剧:我悄悄地拎起小锄头,一锄头下去,慢慢地翘起锄头尖,形成一个裂包,再把锄头轻轻地拔出来,把落锄头处弄平压实,如法炮制,使地面形成一个长长的裂包,像极地下有鞭笋。于是,我马上叫我妈过来看。我妈过来一看,开始还信以为真,可用小锄头轻轻一挖,便知道是人为的,她知道是我的行为,也没有责怪我什么。

事后,我妈告诉说,要说挖笋是否有门道,其实也没有,只是挖多了积累一点经验。譬如,冬笋的裂包是小而尖,因为冬笋是往上生。如果裂包大而长,肯定不是一株笋,有好几株,而鞭笋的裂包是细长而均匀。当然,有时找到的裂包是钻地老鼠(当地人叫“地老鼠”)钻出来的,与鞭笋的裂包很像。要判断是否有笋也不难,只要用脚轻轻一踩就知道:地面有轻微弹性的是笋,也有竹鞭的,如果用脚一踩会塌陷的是老鼠洞,包括冬笋也一样。看笋的技巧就这么简单。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341.jpg

挖鞭笋,还有三个办法:一是找毛鞭,也就是带笋壳的毛竹鞭,按照竹鞭侧芽朝向往前挖,很快就能挖到新鲜的嫩笋尖;如果看到露头、变青色的鞭笋,偏老,可吃的嫩笋肉少,不划算,可以放弃,如果把它挖掉或截断的话,会影响到竹鞭的生长。二是找断头竹鞭,顺着竹鞭倒挖,会挖到侧芽长成的鞭笋,至少有一株鞭笋,多时能够挖到两三株,收获不小。当然,断头鞭要看是否粗壮有力,颜色黄亮,如果是老鞭就不太会长鞭笋。三是找露在地面的弓竹鞭,也就是鞭笋刚从地里钻出地面,很快又钻到地下,还是毛竹鞭,就可以顺着竹鞭往前挖,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读书、工作后,平时很少回老家,到冬笋、鞭笋出的时候,我爸妈会自己挖了自己送或托熟人带到城里,给我们尝鲜。后来,父母不在了,我回老家的次数多了,偶尔也会上山挖笋打牙祭。退休后,空闲下来了,在老家就要到山里走走,呼吸呼吸清新的空气,同时不忘拿把锄头,冬天挖冬笋,夏天挖鞭笋,当作一种乐趣。

微信图片_20250626145347.png

挖鞭笋的时节,正是黄梅天,天闷热,湿气重,竹林里杂草丛生,找笋要困难很多,就是我妈现在挖鞭笋的话也不一定容易挖到。加上竹林里花蚊子多,在耳边嗡嗡不停,凡有露肉的地方都会有蚊子叮咬吸血。所以此时上山进竹林必须要全副武装(这容易汗水浸润了衣衫),否则会送去喂蚊子,同时还要预防蛇虫百脚的侵袭。

03

鞭笋是竹子的地下茎(竹鞭)尖端幼嫩部分,具有高膳食纤维、低热量、富含钾元素和氨基酸等特点,经常作为夏季时令蔬菜食用。在我们乡下老家是普通的时鲜菜,可在杭城却是有名堂的。

片儿川,杭州人都知道,它是杭城面食的招牌,也是杭帮菜,大家都喜欢吃。片儿川其中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佐料,就是笋片,冬季用冬笋,春季用早笋,夏秋季用鞭笋。一年四季都有,笋切片后作为配料使用。

微信图片_20250626102131.jpg

在制作过程中,师傅们将雪菜切成片状,笋也切成薄片,与面条一起下锅煮熟,因主要食材呈现片状,又为了让名字朗朗上口,便取了“片儿”二字,“川”在杭州方言中有“汤面”的意思,片儿川的名字由此初步形成。

以前只有杭城有“片儿川”面食,后来各县市也有这种透鲜的面食。有的面馆在没有准备笋片时,就用茭白片替代,茭白的鲜与笋片的鲜无法比。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乡下老家有人去杭城办事,回来对村里人说,他在杭城吃了一碗面,名叫“片儿川”,第一次看到这种面,想吃吃看到底是用什么配料做的面,就点上了,端上来一吃,结果是我们山里蛮普通的鞭笋,加上雪菜和肉丝。吃吃蛮鲜的,价格不便宜。

图片


在我们老家,鞭笋是农家的一道家常菜,现在不少农家乐和民宿都备货招待客人。小时候,我妈经常做一道纯鞭笋汤,用瓢羹舀着喝,那味道绝对好,干净,又有鲜味。还有,我最喜欢老妈做的丝瓜、嫩毛豆、鞭笋,或煮汤或煸炒,那是鲜得不得了。

临安人吃鞭笋花样颇丰

鞭笋入汤,既开胃又补充水分

像“神仙汤”干菜脯头汤里

有些人家就会放点鞭笋

若和贝类等一起煮,也同样鲜美

鞭笋的选择也有考究

比如做汤要用“老头”

吃起来更有嚼劲

炒菜一般用“嫩头”

现在这个时节

鞭笋炒倒笃菜毛豆或是鞭笋炒肉

都是杭州人家里常见的做法

好吃还下饭

鞭笋吃起来爽脆鲜嫩

不管是炖汤还是热炒都合适

你喜欢吃鞭笋吗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