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文旅蓬勃发展的当下,“村咖”已经越来越常见,如何经营好这一业态,让它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是“村咖”主理人们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我区青山湖街道洪村村,“来隐”咖啡正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拓宽消费群体,通过“咖啡+”模式,吸引众多外国留学生及团队前来游玩。
上午十点,二十多名外国友人抵达位于青山湖街道洪村村的“来隐”咖啡店,清幽舒适的环境让他们一下车就忍不住四处参观。现场,在主理人任银的带领下,大家不仅品起了“村咖”,还纷纷动手尝试做咖啡和咖啡豆手链。咖啡醇香四溢、精美的咖啡豆饰品渐渐成型,他们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Gorgeous!”是阿曼达・格林发出的第一声赞叹,“棒极了,这里完全不同于我们之前见过的任何地方,我们之前一直待在城市里,我觉得走出城市、感受城市之外的乡村生活景象和氛围非常有意思。”阿曼达说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另一位游客伊桑・威尔森也连连夸赞,他说长期在一个地方生活太局限,“来到这里让我们打开了视野,也了解了更多中国历史、乡村以及他们背后的文化意义,真的非常有趣,还能把自己做的小物件带回家,留作旅行纪念,这也很棒。”
主理人任银介绍,与外国游客进行文化交流,并提供特色乡村体验项目是“来隐”咖啡正在探索的运营模式。因为好的“村咖”不能仅仅局限在咖啡本身,还要挖掘与在地、与乡村的联系,并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为此,她开始在村里寻找合作点位,并与不同村落开展合作,希望借助“村咖”这个载体,以外国游客熟悉的咖啡为引,向他们展示更多中国及当地的特色,让他们深度体验中国乡村的风土人情,也扩大“村咖”的影响力。“以乡村咖啡馆为端口,可以带一点咖啡元素,特别是乡村咖啡的元素,同时也与农产品相结合。现场的布景以及他们的吃食,我们都会融入当地的农产品,希望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理解中国的乡村。”任银说,通过这次行程,吸引他们陆续以小团队结伴的形式自行前来,进行更深入的体验,“我觉得对外国友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切入口,也是认识中国乡村的一个物质媒介。”
青山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村咖”运营模式已经渐渐成为乡村文旅的破圈“新公式”,为了让它持续奏效,他们也在持续行动,不断优化村庄环境,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同时,通过不定期的各类人才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来到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让“村咖”的词义不断拓展,也让更多人发现乡村魅力,并爱上乡村这片土地。“这几年,我们青山湖街道致力打造美丽乡村,通过落地一些政策和服务,来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除了我们来隐咖啡,今年洪村的村前树下咖啡、郎家1/3咖啡,都在五一期间开业。”青山湖街道团工委书记马超群表示,后续还将持续吸引新业态、新力量加入,借此为乡村反哺人流和客流,让“村咖”的外延持续拓展,给村庄的运营提供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