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探秘大黄花虾脊兰
发布时间:2025-05-19

在清凉峰保护区,大黄花虾脊兰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却又因难以繁育而濒临消逝。近日,记者跟随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踏上了探寻大黄花虾脊兰之路,最终在一处悬崖峭壁上一睹了它的芳容。

“这就是200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大黄花虾脊兰,被誉为植物界的‘金丝猴’。”顺着清管局宣教科代英超手指的方向,悬崖转角处一簇虾尾般的黄色山花跃入眼帘。

大黄花虾脊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堪称植物界的“娇贵公主”。但大自然为大黄花虾脊兰精心构筑的秘境,也是其赖以生存的家园。

据科研人员调查,它通常生长在海拔700-1500米的疏林之下,丰富的水源供应是它生长的关键因素,为它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水分与养分。由于对生存环境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大黄花虾脊兰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只能在少数特定的环境中生存。然而,高要求的生存环境并非导致其濒危的唯一因素,野外极低的结实率更让它的繁衍之路难上加难。撒下万粒兰花种,萌芽的仅有两三株。原来,大黄花虾脊兰的种子胚率极低,又缺少为其有效传粉的昆虫,以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过度采挖等因素,导致其处境极危。因此,对大黄花虾脊兰进行人工保育成为保护区所有科研工作者苦苦探索的难题。

“去年监测时,大黄花虾脊兰虽花开满枝,却未能结出一颗果实。”代英超介绍,即便今年再度绽放,自然结实率依旧低得可怜。没有种子,就意味着无法通过自然方式进行繁殖,种群数量难以得到有效扩充。代英超回忆,2023年,当时温州大学丁炳扬教授、陈贤兴副教授和浙江自然博物院徐跃良研究员等专家到清凉峰开展景天科植物野外调查,在一处土峭边惊喜地发现了大黄花虾脊兰的一个极小种群,仅有11株,这11株大黄花虾脊兰,如同大自然遗落的明珠,在悬崖边静静生长。

那么,为何它会被命名为大黄花虾脊兰呢?原来,植物学家在分类时,将其归入了虾脊兰属。而“大黄花”之名,则源于它那硕大而艳丽的花朵。当花瓣完全展开时,金黄色的色泽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鸽子,美丽而灵动。“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保护大黄花虾脊兰,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保护区工作人员说,未来如果有可能,希望能在现有野生种群的基础条件下,采取人工保育等措施对大黄花虾脊兰进行针对性保护,比如开展生物技术繁殖实验等等,让这种珍稀濒危的兰科植物能够得以繁育延续。

记者 郑丽飞

科普:大黄花虾脊兰Calanthesieboldii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兰科虾脊兰属植物,其假鳞茎小,具2-3枚叶和5-7枚鞘,叶片硕大,叶宽椭圆形,花序修长,总状花序长6-15厘米,无毛,疏生约10朵花,花大且呈金黄色,如同一只只金色的小鸽子,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大黄花虾脊兰主要生长在海拔700米-1500米的山林,因对生态环境和土壤要求苛刻,野外自然结实率低,野生资源分布极少,被誉为“植物界的金丝猴”,目前国内仅存于江西、安徽、湖南等省局部山区有分布,在浙江省仅安吉、景宁、清凉峰有分布,清凉峰共调查到11株,极为罕见。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