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六角莲的天然群落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天门区域。这几天,六角莲深紫色花穗如“紫色风铃”垂落林间,叶片似“绿伞”铺展山石,勾勒出一幅自然秘境的绝美画卷。六角莲群落不仅印证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珍稀性,更以六角莲的“高颜值”与“高价值”成为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注脚。
在海拔千米的龙塘山幽谷中,六角莲以“仙气飘飘”的姿态惊艳世人:其茎秆纤细挺立,叶片宽大如掌,叶脉间透出翡翠般的莹润光泽;最令人称奇的是基部垂挂的深紫色花穗,六片花瓣层层舒展,形似莲花却更添一份神秘与优雅。微风拂过,花穗轻摇如风铃作响,与周遭的苔藓、蕨类植物共同构成一幅“莫奈花园”般的生态图景。
“它之所以叫莲就是因为它的花瓣的形状跟莲花相似,它的花开在基部,花的颜色还特别好看是深紫色,就是显得非常的高贵,有高贵的气质。”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六角莲不仅是研究植物进化的“活化石”,其根茎还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止痛的药用价值,曾被用于治疗毒蛇咬伤等病症,堪称“自然馈赠的宝库”。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浙西北生态屏障,近年来通过封山育林、栖息地修复、科研监测等举措,为野生动植物打造了“安全家园”。据保护区最新监测数据,区域内已记录野生高等植物20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占比超15%,六角莲、天目贝母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群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
“过去,人为干扰曾导致六角莲栖息地碎片化。如今,随着生态廊道建设和巡护力度加大,它们的生存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还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防护网,让珍稀物种得以“安居乐业”。六角莲群落的发现,不仅是清凉峰生态保护的缩影,更折射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成果。“我们将继续以科研为支撑,探索珍稀植物的就地保护与人工繁育技术,让清凉峰的生态名片更加闪亮。”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
六角莲群落的“现身”,是清凉峰生态保护交出的一份亮丽答卷。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株珍稀植物的繁衍,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我们期待更多“生态奇迹”在这片绿水青山间绽放。
科普:六角莲 小檗科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60厘米,有时可达8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呈圆形结节,多须根;茎直立,单生,顶端生二叶,无毛。叶近纸质,对生,盾状,轮廓近圆形,叶柄长10-28厘米,具纵条棱,无毛。花梗长2-4厘米,常下弯,无毛;花紫红色,下垂,浆果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约3厘米,直径约2厘米,熟时紫黑色。花期3-6月,果期7-9月。生于海拔300~1400m山坡、沟谷林下。
保护价值:根状茎入药,具有散瘀、解毒、消肿等功效。叶形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