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宝山” 清凉峰共富茶香飘
发布时间:2025-04-15

这两天,在清凉峰镇新峰村,高山云雾笼罩之下,连片的野茶树在春日里逐渐苏醒,迎来了采摘的黄金时期。这片沉寂40余年的荒山茶园,借助“联乡结村”帮扶机制,正实现华丽转身,从无人问津的荒地转变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宝山”,成为当地的“共富密码”。

走进新峰村竹龙潭茶园,野茶树郁郁葱葱、生长繁茂。十多位采茶工身背竹篓,在茶树间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叶。村民翁立成介绍,这片茶园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种植,此后荒废长达40多年。2023年,随着市第17帮扶集团“联乡结村”项目的落地,杭州南昌商会成立杭州清凉峰茶文旅有限公司,并通过土地流转、老茶树修复以及标准化管理,让这片野茶林重获生机。

“要是没有开发,就彻底荒了,一点价值都没有。现在有人来开发,能把它利用起来增加本地收入。每年光是采茶和清理的工钱就有几十万元,荒山真的变成宝山了。”翁立成说道。

该茶园海拔普遍在七八百米以上,常年云雾缭绕,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高品质的茶叶。去年4月,首批高山有机茶开采,经过精心加工炒制,“清凉峰”红茶一经上市便备受青睐,600斤干茶迅速销售一空。据杭州清凉峰茶文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平预计,今年干茶产量有望达到3000 - 5000斤。

“我们4月10号正式开采,起初大概10人采摘,现在已经有30多人。目前每天鲜叶产量在200斤左右,后续随着温度上升和采摘人员增加,产量还会逐步提高。”张建平介绍。

为扩大产能,今年企业在鸠甫村租下3000多平方米场地,购置制茶设备,并严格把控加工工艺。“发酵、揉捻、茶叶分类等环节都十分重要,从采摘开始就要对不同等级的茶叶进行分类。炒制工艺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邀请了行业炒茶大师进行指导。”张建平表示。

良好的生态和精湛的工艺造就了卓越的品质。去年,“清凉峰”红茶荣获中国茶叶博物馆“2024年收藏茶样”。借此契机,企业与中国茶叶博物馆联名推出“共富茶”,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今年和中国茶叶博物馆联名推出共富茶,为提升茶叶品质、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持。后续,我们一方面会加强茶叶基地管理,清理好优质茶树;另一方面会在加工和炒制环节加大投入,让更多人了解清凉峰茶叶的优势。”张建平说。

目前,“共富茶”已收到约800斤的预订。随着一盒盒茶叶发往全国各地,这片小小的绿叶子正化作“金叶子”,为乡村振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张建平表示,希望将这款茶真正打造成共富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合同要求向新峰村、林竹村交付租金;同时雇佣当地村民采茶和进行茶叶管理,为当地百姓致富开辟新路径。

从无人问津到身价倍增,清凉峰野茶的蝶变,是自然馈赠与匠心智慧的共鸣,更是"联乡结村"机制下多方合力的生动注脚。当科技赋能传统工艺,当共富理念融入产业基因,一片茶叶便成了打开绿水青山宝藏的金钥匙。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