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的仲春时节
水稻播种尚早
育秧的订单已经纷至沓来
在於潜镇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别致的园区环境、错落有致的设施用房、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给人现代化农业企业的观感。走进内部,水稻大户和散户送来的种子已经摞起厚厚一堆。“今年的水稻种子价格较高,所以大家更倾向于让我们来育秧,确保高发芽率。”负责人孟源一边清点着数量,一边介绍。
在长三角地区,单季稻直播一般在5月进行,但农户直播和专业的育秧中心相比,出芽率低。於潜镇潜东村的一个“老客户”今年又将种子拿到了农事服务中心,“我以前都是直播,出芽率85%左右。去年找农事服务中心育秧,出芽率达到97%。”他解释说,“直播的话,出芽率受天气影响大,专业育秧就不怕啦,有专门的温湿度控制。”在他看来,不能小看这相差的12%,按平均亩产1000-1200斤算,那就是每亩增产120斤以上。
去年,於潜镇农事服务中心提供的水稻秧苗盘按面积估算达1.5万亩,销售地区除临安外,还有萧山区和安徽省。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之稻在于秧。农事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辐射於潜片四镇及太湖源镇,年服务能力可达11.5万亩次。育秧只是其服务内容中的一块,它还有哪些使命在身呢?
於潜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于2022年,是浙江省首批建成的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近期已创建省级五星级农事服务中心,它就像一个农事服务的“大型超市”,可为农户提供数字农业、集中育苗、烘干加工、农技服务、机械耕种等专业农事服务。据孟源介绍,这里的农机设备多达80多台,仅设备投入就超2000万元。如此大手笔的投入,是於潜镇携手国企中商农业达成的长期合作规划的开篇之作,为临安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动力。
於潜镇位于临安中部地区,仅该镇就有1.39万亩粮油生产基地。周边天目山镇、潜川镇、太阳镇、太湖源镇都有大量优质农田,位于於潜镇的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就像坐阵枢纽,不断向周边输送农事服务。
是水稻育秧时期,农事服务中心的育秧中心,为广大农户进行工厂化育秧;小麦和油菜进入收割期,专业农机让麦粒归仓,菜油飘香。
十几台拖拉机轰轰隆隆进行土地旋耕,16台插秧机全员出动,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旋耕和插秧服务。
数十台收割机在田间奏响丰收曲。稻谷随后进入专业烘干中心,一粒粒稻谷饱满干燥地进入粮仓。紧接着又在秋后的田野上,机耕播下冬小麦,种下对来年丰收的殷切期望。
这一年年的农事往复循环,在科技与机械的加持下,剥离了繁重的体力作业成分,厚重了土地价值和时代底蕴,更孕育出科技赋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於潜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范晶晶看来,农事服务中心还只完成1.0和2.0版,今年还将打造3.0版,即“农立方”农事服务综合体。“农立方是指从三个维度丰富其功能,如从产业发展角度上,做好延链补链文章,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从合作模式上,将以区市协作项目为牵引,推动形成镇村企一体合作的共富机制;从融合发展上,依托耕织文化和田间课堂,打造农文旅一体发展的区域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范晶晶透露,接下来高后线一带的500多亩油菜花逐步盛开,欢迎市民游客打卡,并游览耕织文化研学路线和红色根脉溯源路线。
“农立方”即将上线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