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这个村!临安这辆巴士开出了“暖城”矩阵
发布时间:2025-03-28

“暖城巴士”来啦!近日,临安“暖城巴士”首站驶入天目山镇月亮桥村。这辆集八大民生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巴士,以“流动便民共享服务站”的崭新形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暖心力量。

微信截图_20250326095113_副本.jpg

上午9点,车身绘有七彩志愿标识的大巴车平稳停驻村委会,来自全区各领域的志愿服务团队迅速搭建起“一站式”便民服务矩阵,为村民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宣传、医疗保健服务、生活服务等10多个志愿服务事项。

各个摊位次第排开,既有理发、磨刀等传统便民项目,更涌现诸多创新服务形态:在公益摄影区,不少阿姨戴上搞怪眼镜,“重返18岁”,留下一张张时光印记;“巧手暖心”公益编织台前,滴水公益的志愿者一针一线编织围巾,传统手工艺吸引不少年轻村民驻足;最热闹的当属“健康驿站”,来自区医疗机构的专家团队为村民开展血压监测、把脉问诊、口腔检查等基础诊疗服务。

598397c01f0ed31b1d868a31a7975c03_o_1in66kl14htdk4s11nd163cgpvm.jpg

“这把菜刀用了十几年,后来一直闲置,现在磨完又跟新的一样。”月亮桥村村民夏月兰向我们展示着刚打磨好的刀具,她说,除了磨刀服务,她还在现场做了牙齿检查、听力筛查等多项健康检测,“这些平常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办好的事,今天在家门口一次性全解决。”

“志愿者来我们村,我们可太欢迎嘞。”月亮桥村村民毛贤奇刚理完发,精神抖擞地向我们夸赞道,“理完发,还给我按摩了一把,太贴心了,希望这样的服务多开展。”

3f76b87025b2a1087c1b3651ef304ca8_o_1in66kl1536g1o2ndjb1f2iubiq.jpg

与便民服务同步开展的生态教育同样精彩。在植物拓染体验区,来自西天目小学的孩子们手持木槌,将采集的植物叶片、花瓣拓印在帆布包上。“原来每片叶子都是天然印章!”五年级学生阮铃茜兴奋地展示作品,她说:“以后要当环保小卫士,保护好这些自然艺术品。”这场寓教于乐的生态课堂,正是“暖城巴士”八大服务模块中的“文化浸润”与“生态教育”。

据统计,“暖城巴士”首站活动共服务村民200余人次,其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七成。“暖城巴士”是区委社会工作部依托“天目暖城·七彩临安”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的流动便民共享服务项目,通过“七彩”志愿服务队送服务,实现温暖全城志愿服务全覆盖,让志愿服务在临安大地蔚然成风。

o_1in6b1kap1nl2ag8634stb9jbc_副本.jpg

区委社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暖城巴士”突破传统志愿服务时空限制,整合便民服务、健康医疗、法律咨询等八大功能模块,组建“引领红”党员志愿者等七支队伍。“我们将建立需求反馈机制,点单式服务,让巴士真正成为流动的民生服务站。接下来将常态化进乡村、社区、企业,预计年内实现全区18个镇街全覆盖。”

时近正午,完成首航任务的“暖城巴士”再度启程,车身上“温暖全城”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辆开往春天的巴士,正载着临安的民生温度,驶向下一个需要温暖抵达的站点。

记者手记


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暖城巴士”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分散难题,更通过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供给,勾勒出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基层治理的新图景。当志愿服务从节日慰问转变为日常关怀,从单一帮扶升级为系统支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服务载体的迭代,更是一个城市文明高度的提升。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