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门难进、路难找、车难停,外卖配送时不时被卡在“最后一百米”,关于外卖小哥如何更快更方便进小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今,这些难题俨然有了新的解法。
临近中午,正值送餐高峰,外卖小哥夏俊杰麻利地取完餐,骑车来到云锦玖晟府小区门口。只见他快速掏出手机,点开支付宝扫了扫小区门口的“小哥码”,手机屏幕随即跳出绿码,显示“请通行”的字样。给保安亮码后,夏俊杰便顺利进入小区,按照导航指引,不到3分钟,就将热气腾腾的外卖送到业主手中。
夏俊杰表示,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超时会减少收入,还会影响点餐者的心情。过去他们在送餐过程中,有不少小区需要手动登记,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这些基本信息,耗时不说,有些小区还有单量限制。“‘小哥码’扫码后展示信息,物业就会放行,部分小区还会让我们直接骑车进,没有单量限制,大大提升了送单效率。”
什么是“小哥码”?
为破解小哥进门难、物业管理难等痛点,今年7月,杭州“小哥码”骑手服务应用平台正式启用,它依托“浙里办”设置专门入口,外卖小哥通过实名认证、扫描小区场所码、出示电子通行证,即可顺利进小区送单,耗时不超过10秒。
美团外卖临安分区负责人邵宇超管理着550余名美团专送骑手,在他看来,“小哥码”的上线,极大地提升了骑手的业务能力,特别是早晚高峰期。据统计,小哥跑单单量环比增长35%,平均每单节约配送时间5至6分钟。除了快速便捷,“小哥码”相当于是骑手的“身份码”,兼具身份证、规范证、保障证三种功能,做到随时可追溯。扫码后,在物业的手机端,骑手的照片、姓名、电话、服务站点、监督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
云锦玖晟府小区物业负责人李保卫表示,骑手扫码进入小区后,后台就会显示相关信息,若骑手出现不文明现象,物业可通过后台一键投诉,“这样双重管理,对双方都是非常好的。”今年下半年以来,区委社会工作部按照市级统一部署,牵头区市场监管局、住建局等部门统筹推进“小哥码”应用,将美团、饿了么、叮咚买菜、达达快送、顺丰同城、闪送和盒马7家网约配送平台纳入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为骑手、平台和物业之间搭建起一个桥梁,解决骑手进小区送单难、物业有效管理难的“两难问题”,构建多元友好的社会氛围。
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共有网约配送员(外卖小哥)1200余人,目前已在20个物业小区推行使用“小哥码”,实行扫码免登记。“通过‘小哥码’,小哥们节省了时间、体力,物业强化了小区内部的配送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小哥个人的立体化管理,真正做到三方协同。”
该负责人表示,“小哥码”上线以来,受到不少骑手的欢迎。同时,区委社会工作部还联合区住建局,在部分小区推广桃李湖滨里物业外卖快递“入户我来跑”贴心服务模式,让骑手不进小区即可完成配送。
桃李湖滨里小区是去年6月交付的小区,共有29幢楼,自交付以来,小区便开展物业帮送外卖快递模式,即外卖小哥只需将外卖送至小区门口,物业负责配送到家。
“一方面外卖小哥对园区不熟悉,无法进行人脸识别,而我们的安保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房号,更方便快捷,这样的模式更受业主欢迎。”小区物业经理胡芳芳介绍,目前物业共有3个专职配送员,高峰期每天要送40单以上。
饿了么骑手方跃军对该模式拍手称赞,外卖送至小区门口即送达,大大提升了配送效率,减少了配送时间,还避免了许多矛盾。
那么该模式是否可以全面铺开?就在前不久,区住建局在桃李湖滨里小区召开现场会,并邀请30余家物业企业代表参加,探索“入户我来跑”贴心服务模式的长效和可行性。
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不断丰富完善“小哥码”应用功能,上线手机“碰一碰”功能,提升外卖骑手扫码“获得感”。同时,结合物业“入户我来跑”服务模式的推广,继续建设一批“进出友好、信息友好、设施友好、人际友好、制度友好”的“小哥友好小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