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连续十年现身临安
发布时间:2024-12-16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近日,在天目溪流潜川段迎来了一批“老朋友”,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飞抵。自2015年首次在临安发现以来,中华秋沙鸭已经连续十年选择天目溪作为它的越冬栖息地。

“你看那个区域,它们正围在一起抓鱼。”12日上午9点,在潜川镇西乐村,清澈的天目溪波光粼粼。不远处,成群结队的中华秋沙鸭正在水中自由嬉戏,只见它们时而起飞翱翔,时而钻入水中觅食,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森林资源首席专家徐卫南一边用相机监测,一边介绍:“它们大概是11月下旬到这里,会待到2月下旬或者3月初,再回到北方去。”这批中华秋沙鸭大约有二十五六只,它们头顶羽冠,嘴巴呈红色,其中还混入了两只普通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鸭科秋沙鸭属动物,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国宝级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现存数量不到5000只,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

徐卫南介绍,中华秋沙鸭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非常高,夏天在北方繁殖,冬天来到南方越冬。每年这个时候,中华秋沙鸭便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已经连续十年来天目溪“报到”。“这里鱼类资源丰富,环境也很好,水质清澈,附近有很多浅滩,非常适宜它栖息。”徐卫南说。

岸上,西乐村村民杨效良正在和大家一起观鸟,他前几天看到中华秋沙鸭在水中嬉戏,这位“老朋友”每年这个时候如约而至,村民都认识它,“它对人十分警惕,所以我们也是远远观望,不去打扰它。”杨效良说,村里还有志愿者来回巡查,提醒大家有序观鸟。

除了中华秋沙鸭,天目溪流域还不乏其他冬候鸟“出没”,例如小天鹅、白头鹤、灰鹤、鸳鸯等。“水质好了,生态好了,鸟类都来了。村里还专门设置保护标识牌,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宣传,让爱鸟护鸟的意识深入村民心中。”潜川镇西乐村党组织负责人张鸿飞说。

候鸟们的出现,彰显了临安“候鸟天堂”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来到临安栖息。除天目溪、昌化溪以外,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每年监测到珍稀鸟类300余只,其中大部分是迁徙鸟。徐卫南表示,随着冷空气的影响,候鸟的身影也会越来越多,接下来他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保护冬候鸟联合行动。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朱俏英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