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共享自习室的学习氛围非常好,还有哥哥姐姐们教我数学题目,他们的思路总是能让我豁然开朗。”来自临安区博世凯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徐欣雅,对家门口刚开的共享自习室赞不绝口,在班上看见同学就会“推荐一下”。
近日,随着锦南街道市坞村共享自习室的正式启用,住在市坞村周边的孩子在放学后有了一个“好去处”。该共享自习室位于市坞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乡村数智生活馆内,打印机、电脑、桌椅、沙发、书籍、自习桌等设施齐全,而且这些东西全部免费使用。
柔和的灯光,雅致的布局,丰富的书籍……在共享自习室外,来自临安城南小学梁子琨的爸爸正在仔细地给孩子检查作业。梁子琨爸爸表示,自从共享自习室开门以来,自己每晚都会带孩子过来,目的就是让他在这里多看看书,养成想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现在孩子每天看完书,回去还会跟我分享读书体会,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在共享自习室内,大约有2500册少儿类图书,图书种类涵盖科技前沿、历史人文、少儿科普等多个领域,每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喜爱的书籍。
为何要打造共享自习室?
市坞村共享自习室负责人李燕表示,共享自习室的打造,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双职工家庭孩子课后作业辅导的压力,破解流动儿童学习环境不佳等难题。另一方面,在临安,钱氏家风中“宣明礼教,读书第一”的理念一直为人称道,“我们希望通过自习室的良好学习氛围,传承弘扬尊师重教、读书明理的好家风,鼓舞激励更多人想读书、爱读书。”
前期,市坞村对村民和租户的需求进行了全面摸排,大家期望共享自习室不仅能“建好”,更能“用好”,因此在开设共享自习室的基础上,与锦南街道、杭州医学院进行多次沟通对接,结合现有资源,因势利导推出了共享自习室课后托管服务。“目前托管服务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已有21个孩子报名参加。”李燕说。
该托管服务由村务工作者、杭州医学院志愿者以及家长共同协管,每周一至周五18:30至20:00开展课后托管服务,主要涵盖学生自习与作业辅导等内容,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静舒适且有辅导学习的理想场所。
来自杭州医学院的汪亿琳和蒋赛男,是共享自习室托管服务的志愿者。课余时间,她们来到这里给小朋友提供作业教辅、情绪疏导、医学文化科普体验等志愿服务。“我们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努力让孩子们学习无忧,快乐成长。”汪亿琳说。
“原来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环境不是很好,而且没人辅导作业。现在不仅有了共享自习室,而且还有杭州医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李女士老家在外地,如今在市坞村经营一家水果店,孩子的课后学习是她最操心的事,如今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很好解决。
近年来,锦南街道从公共政策制定、社会文化发展、平安锦南建设、环境空间治理、产业发展规划五个角度出发,围绕儿童友好街道建设主题,努力实现城乡儿童融合、均衡、优质发展。市坞村共享自习室的打造,为城市流动儿童和乡村留守儿童提供了安静舒适的学习场所,进一步均衡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也标志着锦南儿童友好街道全域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接下来,锦南街道还将在市坞村试点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需求,逐步扩大村级共享自习室试点范围,同时进一步完善共享自习室的功能,拓展自习室服务内容,为孩子们营造更加优越的学习、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