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板桥镇灵溪村的一处空地,规划资源局临安分局地质矿产管理科相关负责人汪军辉指着眼前这个用围栏设置起来的设备告诉记者,降雨是引发山区突发地质灾害最主要因素,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雨量实时监测能力,是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预报预警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的关键,是最大程度降低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一旦出现大的降雨,我们会根据雨量监测情况,通知镇街采取加强巡查、人员撤离等响应的措施,做到精准防控。”
我区是省级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试点县,按照镇街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按风险“极高、高、中、低”四条线对风险区进行划分,共划定风险区3441个。“今年民生实事的计划是完成100个,但为了确保整个临安能实现覆盖,做到精准的防御,经过科学研究和布点,总共建了431个雨量监测站,6月份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并通过验收。”汪军辉表示。
山塘承担着防洪保安、饮用水源和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7月中下旬,位于太阳镇浪山村的万家园山塘完成验收,眼下,这个水清、岸绿的山塘,成为了集灌溉、观赏于一体的靓丽风景线,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这座山塘总容积3万立方米,主要灌溉下游的300亩农田,之前,因早期建设标准低、功能老化而“病险缠身”,不仅无法发挥灌溉功能,还存在防洪安全隐患。”区水利水电局“两库”指挥部前期组副组长邱洁介绍,水利部门投资200多万元,对万家园山塘实施大坝整修、溢洪道修建的基础上,新建了放水设施、环湖游步道,完善了管理设施,并对山塘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让这个原本存在病险的山塘焕然一新。
“在整治过程中,我们为每一座病险山塘“量身定制”了整治方案,在提升防洪能力,保障下游农田灌溉的同时,结合美丽山塘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水环境、配套环湖绿道、文娱设施等,打造了“一塘一景”,与美丽乡村、村落景区建设有机融合,确保每座山塘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据了解,区水利水电局围绕“临水富民·安澜天目”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责任落实,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