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在2024杭州“青春潮创季”“最潮实习生”活动中,我区推出了吴越文化基因传播人、“国石”非遗传承人、舅舅的村播小助理三个岗位,为青年和临安之间的链接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博物馆工作就像在书中漫步
“博物馆是我认识一座城市的方式。”几年前的宁波之旅,偶然邂逅的博物馆给杨哲留下“惊鸿一瞥”,从此那些会“说话”的建筑和文物在她心里留下了印记。在“最潮实习生”招募之际,没有丝毫犹豫,杨哲选择了临安博物馆的吴越文化基因传播人这个岗位。
吴越文化基因传播人,需要在充分学习和理解吴越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短视频、图文宣发等线上手段和展陈、讲解、策划等线下方式,全方位宣传吴越文化。这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新媒体素养。让杨哲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岗位竟然这么吃香,不过她最终在50余名来自各高校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她面试的时候比较从容,对一些问题的理解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临安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石成樑担任面试官之一,对杨哲印象深刻。
到岗后,杨哲首先收到了一份含有《五代吴越国史》等历史文化丛书的上岗“大礼包”。“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书本‘啃’。”为了最短时间掌握相关内容,杨哲读新闻、看网课,加快知识输入。“从展厅到净土寺,几乎每天都在转,就像在书中漫步。”
自己学、听前辈们讲、参会接待……在博物馆的几天仿佛打开了杨哲“新世界的大门”。在她的描述里,博物馆并不只是等待人们“走进来”,它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走出去”。当她站在讲解者一侧时,她看到了这座城市迸发的活力与潜力,而博物馆是那一方窗口。
锦溪之畔,功臣山脚,临安博物馆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馆内展陈着丰富、全面、系统的“吴越文化”,5000余件(套)文物静静躺着,三大“国宝级”文物青瓷褐彩云纹熏炉、青瓷褐彩云纹盖罂、青瓷褐彩云纹油灯“坐镇”,观赏、游玩俱佳。
“除了练好线下基本功,我还会用好自己的社交媒体帮忙宣传吴越文化。”杨哲隔着展柜,隔空触摸着玻璃后的文物,“我想和大家一起读好临安这本最古老的‘书’。”
玩石头也能这么“酷”
这几天,刚上岗的00后姑娘周嘉荷忙着和一堆书本、石头“打交道”。按她的说法,成为“国石”非遗传承人属于“无心插柳”。直到正式上岗,她还有些懵圈——在展柜边的“工位”,不会说话的印章“同事”,还有3本鸡血石雕相关的工具书。
几天的耳濡目染,让周嘉荷成了“石头迷”。“这是昌化鸡血石雕《喜上眉梢》,它可以说充分做到了‘因材施艺、因色取巧’。”“这是鸡血石‘大红袍’,从正面看就像古人的衣襟。”短短五天,周嘉荷对临安昌化鸡血石博物馆内的上百块“宝贝”烂熟于心。
说起和“石头”的缘分,周嘉荷打开了话匣子。那是大一的印石选修课,老师带着同学们鉴赏学习各色石雕作品。到了大二,周嘉荷有机会亲手雕刻,还鼓起勇气参加了学校的石刻比赛,看着混沌的原石在自己手中有了清晰的刻印,周嘉荷头一次觉得“玩石头原来也这么酷”。
作为中国四大国石之一的昌化鸡血石是临安的文化符号之一。“每次看到这些作品,我都忍不住感慨老师实在是太厉害了。”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形态各异的水浒108将、活灵活现G20峰会系列昌化石雕……
周嘉荷口中的老师,是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高潮,他与儿子钱友杰两代人深耕鸡血石雕的传承与推广,此次参与“最潮实习生”的招募,是他们与“Z时代”年轻人的一次奇妙对话。
“我们也在尝试传统跟创新的结合,比如传播授课时融入数字人、AI、AR等技术。”钱友杰希望传统非遗技艺在新时代能够迸发出更耀眼的光彩,包括借用动画媒体、数字藏品、建模技术推动鸡血石产业的发展。
而通过几天的实习,就读于浙江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的周嘉荷同学也有了一个“小目标”:希望未来能用所学专业——动画,将鸡血石的故事用更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原来玩石头也能这么“酷”。
“新农活”吸引了大学生
又到了吹着空调、吃西瓜、看直播的暑假,村播“江南舅舅”的直播间里好不热闹。“小笼包是什么馅的?”“哪里发货,多久到?”直播间屏幕上的评论一条接一条地滚动着,才刚上岗的小助理周语桐在后台手忙脚乱地回复,4个小时后,随着直播结束,顾客们的热情才渐渐退却,周语桐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学习选品、图片的拍摄、后期处理等。
“虽然昨天才上岗,但我感觉比我在学校里几天学的东西都多。”周语桐是杭电信工学院国贸专业的大二学生,一直有意留在杭州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来临学习生活的这两年,让她和临安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周语桐发现,临安的农村电商、农产品直播快速发展,很多新农人也将手机当成了“新农具”,将直播变成了“新农活”,利用新媒体平台当起了家乡农产品的代言人,涌现出不少“兴农人”,由此也诞生了很多新岗位、新机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进村”发展。
“如果临安有类似村播小助理的合适岗位,我应该会优先考虑留在这里。”周语桐诚挚地说。
杨哲正在勤学苦练,想要早日通过内部试讲,正式上岗讲解;学完理论后,周嘉荷马上就要跟着师父上手摸摸“真石头”;周雨桐则在慢慢上手学习直播间运营,为日后从业打好基础……这个夏天,三个姑娘在临安的“最潮岗位”上,努力学习、认真感受、挥洒青春。
陌上说
“最潮岗位”为城市“代言”
三个“最潮实习生”岗位,却吸引了百余人报名。可以说,是“最潮岗位”吸引了“最潮实习生”。而岗位的吸引力,也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成就青年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实习岗位虽小,但却反映了临安的文化韵味、产业风采。当然,除了农文旅这个招牌,临安还有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可以说拥有丰富的“最潮岗位”。
“爱上一座城,留在一座城”,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择业观在发生改变,就业有时成了城市的探索之旅。临安是值得探索的,千年吴越的厚重,科创新城的活力,还有“只此青绿”带来的身心疗愈。
当然,还要有留住年轻人的实力。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再到服务水平,只有不断释放更多吸引力,才能让更多年轻人踏“潮”而来。而年轻人的加入
也为城市带来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