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从神话驶入现实

帆船最早是用于航行和海上贸易,而后兼用于作战,而今,它早已成为奥运会和亚运会项目,以及寻常百姓都能承受得起的运动,帆船也因此早就从神话驶进了现实。

记者/高红波

航行时合影。 

风是我们的朋友

8月8日下午,舟山帆协西岙基地近海水域,风力8级。这是“临场”记者的首次帆船航行,不免憧憬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无风时,帆船可靠辅助动力前进,但那样的帆船航行就失去了灵魂。《老人与海》中主人翁圣地亚哥的话或许解释了帆船的魅力:风是我们的朋友。

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这一行6人中,海波是船长和舵手,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波队”。他承担此次帆船航行的主要责任。他既是临安铁人三项运动俱乐部会长,也是临安天目山帆船队的领队。这是临安第一支帆船队,目前已经有10个队员。与他出海航行搭档次数最多的队友,叫晓武,他说:“波队是真正的帆船运动爱好者。”而海波则谦虚地认为,自己也是新手,需要积累更加丰富的航行经验。在他们的带领下,大家登船。海波发动汽油发动机,辅助法伊28R离开码头。晓武的老家在温州,曾到西班牙和秘鲁做过生意。他为人随和,身强力壮,升主帆的活计落在他和钟老师头上。

钟老师原名钟建武,早年任教于浙江农林大学,后下海经商,是临安最早玩铁三的老铁,也是最早爱上帆船航行的运动达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钟建武趁出差美国之机,跟随当地一位朋友学习帆船驾驶。2016年,钟建武到大连参加培训,取得中国海事局颁发的A2F帆船驾驶资格证。2017年6月,他和海波到泰国培训,取得ASA103帆船驾驶资格证,可以在除中国海域外的全世界所有海域驾驶帆船。海波和晓武,则在上个月刚完成大连培训,已获得A2F资格认证。

我们偶遇的帆船达人游凯,人称“海盗”,出生于1989年,陕西人。他说自己和抗日将领杨虎城是同村老乡。或许为验证其所言不虚,海盗讲了一个大家都没听过的少年杨虎城的故事。他曾任职于深圳一家船舶公司,研究过南方海上望族,熟悉中国帆船史。现在的他,是自由职业,用他的话说,混迹于有水的地方,尤喜海边活动,大家因此送他绰号为海盗。海盗即将出版一部描写海上世家的小说,腰封会打上“中国海上版的《权力的游戏》”的广告。他说,航行没有女生,和帆船没有风是一样的,必定黯然失色。他负责拍摄,毫无疑问,把最多的镜头给了此行唯一的女生小丫。她是海波和钟老师的朋友。

我们驾驶的帆船法伊28R,产自上海一家船舶公司,由海波、晓武等4人花了十多万合购,虽是二手船,质量过硬,保养得不错。28R是帆船型号,表示船长28英寸,即9.07米。船吃水1.75米,宽2.75米,净重1.3吨,至少需要3人操作,最多可以容纳8人。我们一行6人,正合适。6人中,两个没有任何帆船驾驶经验,即我和小丫。

也许海波的谦虚不无道理,首航遇到了一个小麻烦。成功升帆后,法伊在海上靠风航行,没过几分钟,大家闻到一股呛鼻的味道从船舱飘来。那是汽油的味道。晓武赶紧下舱查看,原来是备用的一个油壶倒翻,大半汽油已溢出。

出发前检查帆船。 摄影/高洪波

“壶盖没有拧紧,上船时应该检查一下的。”钟建武一惯轻言轻语,不过依然能从他的神情判断出,他似乎也有些遗憾和惭愧。疫情以来,他很少出海,荒疏了。好在船上没有人吸烟。海波认为这是一个教训,教训可以总结出经验,“每次航行都是如此,经验多了,今后航行才能驾轻就熟。”

帆船的动力主要靠风,出港后,发动机就关了,全靠风力推进。法伊28R有一根桅杆,撑起主帆,前帆则靠卷帆器控制。俗话说一帆风顺,而真正的帆船航行,却不爱顺风。顺风航行没有乐趣,也难操控。帆船要逆风即顶风前行。这和飞机航行是一个道理,依据的是伯努利原理。

帆是有弧度的,风从前方来,穿帆而过,汇聚于帆的后缘。帆的内弧压强大于外弧,因此产生向斜前方推进的力。当然,帆船也不能正对着风前行,那样的话,帆反而不受力。一般而言,把正顶风各45度区域内称之为禁行区域。若要保证帆船朝前顶风顺利行驶,就需要船员在迎风状态下,不断将帆船受风部位从一侧换到另一侧,也就是斜着开,并始终让帆与来风保持45度左右夹角,使帆船迂回向前行驶。这就是航海中最基础的操作,叫迎风换弦和之字路线。

不过升主帆的时候,是要正对着风的,目的倒是不让帆受力,这样就能尽快将帆升起。而升前帆的时候,就要用到前面所述原理:船员需依靠风向标来判断风向,以使前帆和风保持合适角度,从而受力,将帆升起。帆的操作主要是对缭绳进行拉、放和锁住。这其中也大有门道。比如拉缭绳,要保持左右手的虎口朝内,身子后倾,有时还要借助脚蹬船舷的力。放绳要果断,且不能触碰绞盘内的缭绳,以免发生意外。锁住缭绳时,要顺时针将绳绑在绞盘上。

第一日,临场记者只是观摩,学习海波、晓武和钟老师的帆船操作。第二日,记者已能协助操控前帆,甚至一人完成前帆的迎风换弦,收获到作为船员的乐趣和成就。不过作为帆船爱好界的菜鸟,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比如海洋学、气象学、机械学,乃至烹饪、医疗学,在海上随时都能用到。用钟老师的话说,陆地上未必需要海洋知识,而在海上,能用到陆地上学习的一切知识,并且你会感觉到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我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朱家尖“拜码头”

此次帆船航行体验,都在朱家尖西岙码头附近的几个岛内区域。岛的名字很有意思,比如水老鼠岛、小蚂蚁岛,帆船经过一座座岛,想起这些名字,仿佛进入动物世界。这些岛屿中最为世人津津乐道、吸引游客蜂拥打卡的,大概要算因在金庸《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作品中出现而闻名于世的桃花岛了。可惜不是春日,桃花岛上无桃花。

“要想出海长距离航行,我们还需要历练。”钟建武说,在海上,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没有充分准备前,不能贸然远航。大家一边聆听,一边设想着,我们是否可以试着从朱家尖出发航行,抵达东极岛。

这个建议很快遭到群岛的反对。群岛的原名叫俞郴,是舟山帆船帆板协会会长。他行伍出身,退伍后并不安于老家编制内的工作,回到舟山,成立舟山爱尚海洋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开了爱尚海洋客栈。群岛这绰号的来由,十九源自他的阅历。舟山有一千多座岛,没有他不熟的。有他在,出海的人就有靠山,放心多了。第一天下午我们远航,太贪玩,入夜还未靠岸,群岛来电急呼,表示再不回港,他就要派船来“押送”(护航)我们了。

我们就住在群岛的这家客栈,它也是群岛的家。客栈不对外营业,只供帆船帆板爱好者暂住。海波来舟山玩帆船后,很快认识了群岛,成为朋友。住在这里,我们真正是宾至如归。回临前夕,我们自购菜品,烧了一桌菜,犒劳群岛和他的两个铁哥们。三位都是船老大,半生飘在海上,阅历丰富。我们边喝酒,边听水手故事。

朱家尖西岙帆船码头。 摄影/高洪波

群岛话不多,但说出来都算数。他告诫我们,我们的法伊28R不适宜远航,即使从朱家尖到嵊泗也不行。群岛在这条线路上跑过无数次,熟悉每一处可能出现的危险。真正的帆船爱好者,都是夕发朝至,在船上过夜,翌日一早抵达嵊泗,参观游玩一天,当晚再沿原线路回朱家尖。这种玩法,显然不是我们初级爱好者能染指的。

“法伊没有夜航灯,船舱也小,补给不够,黑灯瞎火航行,来一只大船,你们就喂鲨鱼了。”群岛笑着说,即使是朝发夕至,一趟下来,至少也要花七八个小时,这种航程是法伊28R无法胜任的,“你们需要一艘更大的船,37R或48R,可以租,也划算。”

喝酒讲故事的,还有舟山帆船帆板协会秘书长任攀登。他是俞会长的老搭档。任攀登做过很多年船老大,现在与朋友合伙经营一家水产公司。从他白皙的皮肤就能看出,他最近出海少了。

出海航行的码头,正是群岛俞会长经营的。法伊28R也托管给他的公司,每年只要出一万多元的托管费,加上保险和各项维护开支,一年不过两万,非常合算。每次出海,朱春雨都在码头迎候。无论我们多晚回来,他则候在码头,指挥靠岸。帆船靠岸是个技术活,我们总是靠不好,多亏朱春雨总像及时雨一样赶到。

晓武带来了一箱他老家的粉干,送给群岛。他还带来一瓶西班牙产的红酒,送给码头上另一位年轻的水手。“上次来训练,遇上我生日,他给我定了一个蛋糕,还请我们吃饭,我很感动。”晓武说,码头有自己的一套文化,出门靠朋友,多拜码头不会错。

“早几年做生意,我无论到哪里,即使去国外,也要认识当地各行各业的大佬,”钟建武说,认识这样的人,你在当地的大部分事情都能搞定,他们能量很大。

帆船载着人类文明史

钟建武称赞群岛见多识广,而他自己的学习也从未落下,走南闯北,交游甚广,也当得起见多识广这个词。钟建武手头有一本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帆船运动百科》,书脊开裂,可见被翻阅的次数之多。这本书是帆船爱好者的教科书,作者是英国三位航海专家。一般帆船爱好者,能通读全书,就不错了。钟建武不但常读,还买来了英文原作,“一些翻译,尤其是专业术语,是有争议的,看原文就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单人无动力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也是海波和钟老师的航行偶像。“有一次他手臂骨折,依然独自扬帆远航,这不是他固执,而是他有自信,他有广泛的航海知识做底子,能自我护理,”钟建武和海波,也都读过翟墨的航海日记《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阅读之外,爱好电影的钟建武,还从国内外各种优秀影视剧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他向我推荐了BBC制作于2008年的12集航海纪录片《Francesco’sMediterraneanVoyage》,翻译过来叫《地中海深度探访》或《佛朗西斯卡的地中海之旅》。佛朗西斯科的祖上曾是意大利水上之城威尼斯的望族,罗马帝国时期,他们曾从威尼斯出发远征东方。该片以佛朗西斯科的视角,审视地中海沿岸风土人情。他跟随一个船队出发,驾驶帆船经过克罗地亚、希腊等环地中海国家,最终抵达伊斯坦布尔。除了寻访名胜古迹,拜见当地名家大腕,佛朗西斯科还深度参与航行的每一个环节,从如何打绳做起,张帆、升旗、解缆,样样不落,算是一次帆船知识普及大全。

帆船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史学界一般认为,大英博物馆馆藏埃及出土的3000多年前陶罐上所绘帆船,是人类对帆船的最早纪录,因此把帆船制造的鼻祖归为埃及人。亚洲的印度和印尼,也有较早的帆船文明实物记录,但都晚于埃及这个陶罐。中世纪以后的人类近代史,正是海洋文明挑战陆地文明,并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而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正是帆船。麦哲伦、哥伦布的扬帆远航,都掀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最早大篇幅详细描绘帆船制作和帆船作战过程的文学作品,则要归属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尤其是在《奥德赛》中,荷马详细交代了奥德修斯制作大型帆船的过程。在海神波塞冬的一再作梗和捉弄下,他依旧远渡重洋、历经十年艰难险阻回到了家乡,为他保驾护航的,也始终是帆船。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美国电影《特洛伊》,则描述了攻占特洛伊的整个过程,其中也有帆船作战的画面。喜欢电影的人,能从无数欧美电影中直观欣赏到各种帆船的画面,其中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可能是对帆船着墨最多的电影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西方话语主导的国际学术史,出现无数涉及帆船的著述,然而很少提到东方帆船。中科院院士、著名船舶设计专家杨槱所著的《帆船史》中,对世界帆船历史进行了考证,也未能交代清楚,我国究竟从哪个年代开始使用帆船。

很多学者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著述、三联书店2021年出版的《风帆五千年:历史图像中的帆船世界》,将可供作证的对象锁定在阿拉伯世界。他认为,根据9世纪阿拉伯商人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过大唐商船到过阿曼。而1200多年前的阿曼航海家阿布·奥贝德,曾率领船员驾驶双桅木帆船,从阿曼北部的苏哈尔港出发,历尽艰险,抵达广州。

升主帆。 摄影/高洪波

有趣的是,中国古诗中开始大量出现“帆”,正是唐朝。王湾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都是被引用概率极高的名句,远航的人若知古典,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它们。“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六祖慧能的偈语,将帆船驾驶提炼到哲学的高度,而慧能生活在初唐。当然,“幡”指的是旗。然而这旗帜所系之处,应该是帆上。

李白另一个写到帆船的名句,则让很多人产生误解。在《行路难》(其一)的结尾,李白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中前一句化用了一个典故,来自《宋书·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风破浪”这个成语正是来自这里。宗悫少时英武,击退过强盗。家人问其志向,他说出了这句振聋发聩的豪言,隐喻着高远的志向和拼搏的精神。宗悫这种志向和精神,倒是与人类海洋文明进程和航海史构成了深度互文。

我国古老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舟”字,它的形象是一条方头、方尾且首尾上翘的木板船。杨槱认为,“凡”字的初始意,就是两根杆子张挂着一面帆。而汉字较早出现的“舤”,指的却是船舷,后来延伸意为船,而不是特指帆。“帆”是晚出的字,当和帆船的出现有关,具体是哪个年代出现,也未见证据。现在大家看到的“前”字,也和舟有关。它的篆书写法,就是“脚印”在“舟”的头部,表示“前”这个方位。古老的中文衍变,弯弯绕绕,仿佛也在部分讲述着帆船的故事。

我们此次航行,始终未离开安全的水域,因此没有《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那样84天没捕到鱼的焦虑,也未遭遇鲨鱼夺取猎物的凶险。海上航行的乐趣与危险并存,它检验人的知识,锻炼人的品格。我们遇到的每一个舟山船老大和水手,脸上总是堆满善意的笑,眼神纯良。那皮肤的黝黑,是风、阳光和海浪合作画下的,仿佛在诉说:我们可以被击倒,但不会被打败。

木心在他的诗歌《帆船颂》中这样写道:“帆船有性格,有一生的命运/因为帆船是有灵魂的/帆船一身无处不健美/任何细节都扣住海,扣住航行/ 破旧的帆船搁在岸滩上/住着一家诚实的善心人/帆船能驶进童话、神话/轮船就驶不进。”帆船最早是用于航行和海上贸易,而后兼用于作战,而今,它早已成为奥运会和亚运会项目,以及寻常百姓都能承受得起的运动,帆船也因此早就从神话驶进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