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术”到武“艺”

从形体动作展现的武“术”,到和诗词结合的武“艺”,文和武的结合与融合,是一种开拓,一种创造。

记者/钱弘

“练武是为了不武”诠释了陈齐放的武学理念。

|习武·长安少年游侠客

从临安振华武馆训练场地的南面迈步,陈齐放用了标准的十步,然后抬头目测高度,“应该有50平方的样子。”50平方米是整面荣誉墙的面积,这里有陈齐放2005年获得的联合国“促进世界和谐友好使者”荣誉证书,有2005年、2009年和2012年临安振华武馆学员三次登上央视舞台的证书,有武馆团队获得国际国内重大比赛的奖杯奖牌,而最新陈列其中的则是陈齐放刚刚获得的武术段位一级考评员(套路)证书——7月11日,在宁波召开的浙江省武术段位考评员培训班上,陈齐放成为临安区通过培训考评的唯一一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也成为了陈齐放武术道路上的新起点。

用目光测量,用脚步丈量,荣誉墙见证了武馆的辉煌历程,而对于陈齐放来说,习武也成为他用拳脚丈量人生的一种实践。如何会走上武术这条路?陈齐放坦言是小时候的武侠梦激发了内心的英雄主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连环画让他迷上了那些武功高强的人,他希望自己也能身怀绝技。机缘巧合的是,从小生活在部队医院的他,10岁那年认识了一个会武功的勤务员,陈齐放每天缠着这位“叔叔”,让他教自己几个武术动作,勤务员叔叔最终答应他教授几套军体拳的动作,虽然对陈齐放来说,那时的他学会的无非是花拳绣腿,但是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武术。

连环画和勤务兵叔叔是陈齐放武术人生的最初启蒙者,两个月后勤务兵叔叔离开部队医院,陈齐放打听到杭州青年路上的少体校在招收学员,于是他只身赶赴杭州,开始了真正拜师学艺的阶段,令他惊喜的是,教练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彭良明。彭良明是浙江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开路先锋,1959年拿到过第一届全运会的武术冠军,1960年起担任杭州市武术队教练,他是浙江第一个武术七段,也是第一个正式武术教师,被称为“泰斗教练”、“新中国体育开拓者”。

13岁的陈齐放被彭良明招致麾下,正式开启了专业学武之路,他也和计春华、陈国安、陈国荣等日后的武术名家成为了师兄弟。在三年的求学之路上,他肯吃苦,肯钻研,苦练不辍终于学有所成。回到临安后,下乡到钱童,工作进粮食系统,1993年创办临安振华武馆,这一路走来陈齐放的生活中都有一个“武”字,和武结缘,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实战中丰富武术技能,更重要的则是将武艺、武学和武德传承下去,这是一个从学生学艺到老师授艺的转变过程。通过自身不懈努力,陈齐放跻身中国武术六段,成为国家高级武术教练员、浙江(涉外)特级武术教练员。而临安振华武馆作为传承的基地,近30年时间向社会培养并输送了一大批武术人才。

《满江红》传递着一种英雄主义。

陈晨是1993年进武馆跟着陈齐放学习散打,而走上这条路也是因为少年时期的“武侠梦”,在六年学习时间里,陈晨不仅圆了这个梦,而且也影响了自己整个职业规划,1998年他考取了当时的杭州师范学院体育系,读完本科他又攻读了苏州大学的体育专业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运动训练”,现在已是浙江科技学院体育教师的他,认为那六年的武术求学之路让自己获益匪浅,因为学过武术,身体协调性很强,绿茵场上踢中场的他几乎没受过伤。现在在临安第一人民医院的季华峰,和陈晨是武馆的同学,系统学习了三年武术的他,曾经获得过浙江省散打第四名,在他看来学武的意义就是让身体维持在一种健康状态,作为一名医生,在身体康健的终极追求上,和学武的出发点同出一辙。

从老师彭良明那里学艺,然后从学生到老师,将武术传授给更多的人,这是陈齐放“习武”的传承链条,徐建民在这个链条里加入了更为丰富的一环。他先是拜陈齐放为师学习了三年的散打,1993年临安振华武馆成立之后,他成为了第一任教练,开始向学员传授技能。这年彭良明受邀来到武馆进行武术教学,徐建民有幸又成为了“师爷”的学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双重身份,他开始了“边教边学”的生活,这个学习的过程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徐建民将其形容为自身的一次革命。“他带来的是省武术队的教学模板,像是一把标准尺,完全量出了自身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拳理”,于是徐建民开始了从散打向太极拳的转型,“太极拳的精髓在于身法,它更注重修身修性,它强调的是战胜自我,太极拳实际上就是一种哲学拳。”

|问武·要且功夫在笔端

徐建民现在是正圆太极院的教练,师父陈齐放和师爷彭良明都给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让他对武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练好了散打,对于身法来说是打好了基本功,而太极拳具有的拳理则上升到了一种人生智慧。1996年开始转型练习太极拳的徐建民,远赴河南温县陈家沟,拜陈氏太极拳的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为师。陈正雷被称为“太极金刚”,徐建民拜师并非是某一个时段的事,他除了专门学习陈氏太极拳的那五六年之外,每年还会去陈家沟进行短期学习,他认为学习没有止境,就像太极拳本身,在身法的提升,修性的持续,以及不断战胜自我中永无止境,“太极拳的拳理就在于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它讲究的是平衡,是和谐,是不走极端,是万事留有余地。”

学习没有止境,对武术的追求当然也没有止境。对于陈齐放来说,和武结缘,全力推动临安武术事业健康发展,则成为他的一项使命。1999年,由临安振华武馆牵头引进的首届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手精英赛在临安举办,这是临安首次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可谓意义深远。2005年,陈齐放筹办临安武术协会,并于2006年当选为武术协会会长,一直至今。随着阅历增长,陈齐放也开始了他对于武术更为深刻的理解。文化程度不高的他,第一步便是从实战转向理论,报名参加夜校,和当初拜师学艺一样,这三年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打开了他通向武术的另一扇门;之后师从当时浙江省武术队总教练的陈顺安,这次他不是只学习武术技能,而是偏重于武术理论的学习;温力的《中国武术概论》等书成为他的案头书;之后的陈齐放开始编写武术教学的教材,《武术与散打理论教材》成为武馆人手一册的教科书。

“当初转向武术理论,只是为了让学员减少伤害,不走弯路。”这是一种学以致用的原始目的,但是在不断深入后,陈齐放发现了武术更丰富的内涵。2004年他撰写了《浅谈武术》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陈齐放考察了武术的产生、发展和变迁,他认为,武术“蕴含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和审美情趣”,显示着中华民族对自身和自然界的和谐的执著追求,“武坛上可见古代天文地理的基本观念,如果把武坛看作空间坐标,武术就如同模拟阴阳二气变化的三维坐标。”这种哲学智慧的表现更在于过招时的“艺术思维”:“高手对阵,拳来脚往之际,他们都会感到摆脱了世间杂念、烦恼,进入到一片超境界的天地,双方每出一招,似乎都在倾心与对方交谈,期待对方高招的回应,共同营造一种境界。”

太阳小学成为“武术诗词进校园示范点”。

将武术上升到一种术理的研究,阐释武术中的武理、人生的哲理和哲学的智慧,《浅谈武术》成为陈齐放“问武”的一个起点。2009年他在《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浅谈对儿童武术指导的几点体会》,论文关涉了儿童心理学的运用,“好动、好奇、好玩等是儿童的天性,善于模仿是儿童行为的一种特征。”所以武术需要探索“普及与竞技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并重,趣味与专业相融合”的创新之路,他在论文中提出要把具有观赏性且简单易学的街舞及舞蹈、体操艺术动作与武术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12年后,陈齐放开始了武术和诗词的结合,无疑是对这一心理学研究和创新理论初设的实践。

2012年,陈齐放在浙江省武术段位制中段位理论考试中的论文是《武术不仅仅是武术》,这篇获得优秀论文的文章,陈齐放提出的观点是:“武术是物质的、自然的,但又是精神的、心灵的。”看起来是对8年前《浅谈武术》观念的再阐述,实际上论文的题目具有的是一种对武术本质的“问武”意义:武术不仅仅是武术,那么,武术是什么?武术又不是什么?这个问题在2021年拍摄的一个关于武术诗词的短视频中得到了阐述:身为师父的他和小弟子在一起练武,小弟子总是问他:“师父,我们为什么要练武?”每次提问师父总是笑而不答,最后他反问小弟子:“刚才有一只白鹭从我们头顶飞过,你看到没有啊?”在师父的笑声中小弟子一脸懵然。

小弟子的懵然不懂,也许就是“童子问武”具有的意义所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这部短视频的片名:《练武是为了不武》,练武是为了强身,练武是为了健体,练武是为了打败对手,但是练武的终极目标却是为了“不武”,“因为武者,骨子里始终流淌着一股刚正不阿、勇武有力的精气神。”陈齐放如此解释武而不武的意义,而这正是《说文解字》中“止戈为武”的本质所在。

|文武·一望江湖眼界宽

“练武是为了不武”,诠释了陈齐放的武学理念,肯定的否定式递进突破的是单向思维,赋予了武术更高的拳理、术理和武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指导实践,从2021年开始,在“问武”之后,陈齐放和团队开始了“武术诗词”的创编和传播,从此走上了另一条弘扬传统武术的实践之路。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而武术是魂。”陈齐放说,武术和诗词的结合,就是以根塑魂,以魂化根,两者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有机地融合。用武术动作去呈现诗词之美,“关键是要把两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叠加起来,糅合到一起,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元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元这样阐述。作为武术诗词的创意团队,他们从2021年3月开始确立“武术诗词”这一项目,先是选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然后陈齐放负责编拳,没有范本,没有教例,陈齐放走的完全是一条原创之路。“每次选定一首诗词后,我会琢磨上两三天,研究诗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选择相应的动作。”几十年的练拳所得,是经验的积累,而要将武术的经验糅合在诗词的意境中,需要的是更多的重构精神。

《春晓》是“武术诗词”推出的第一件作品,陈齐放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把这首诗中的“不觉晓”和“闻啼鸟”表现出来,于是在设计动作时,首先出左弓步,然后头往下倾,右拳自然放于脸颊旁,于是“不觉晓”的状态便表现出来;在表现“闻啼鸟”时,他采用了南拳以及硬气功里的“荷叶掌”,当拳放于耳边,招风听雨中便呈现出“闻啼鸟”的意境。在《咏鹅》的编排中,陈齐放则强调了“形意元素”,武术中有蛇拳、猴拳、螳螂拳等不同的象形拳,结合象形拳的特点,陈齐放“自创”了运用在这首诗中的“鹅拳”:左右高弓步,略侧身舒展拔身,自然以右方向两点刁手动作,转向左侧一个刁手,并以鹅头的形状展现“曲项向天歌”的动作,配合马步动作,两臂自然左右打开,掌心向上伸高后,反掌下沉,喻鹅的翅膀收回。

短短16秒的视频,凝聚着创编团队的心血,而1.4万的浏览量则是粉丝对这部作品的充分认可。在创编并拍摄了30首经典诗词之后,团队由易到难开始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李白的《清平调·其一》需要达到人、武、诗三者的融合,拍摄时正是盛夏黄昏雨后,墨绿色背景透着湿润,身着白色传统武术服装的陈齐放神情自若,演绎太极动作时张弛有度,与这首诗词表达的柔美意境十分贴切。岳飞的《满江红》是团队所花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陈齐放在进行了多次动作演练和编排之后,最后确定了以长拳、南拳、自选拳、散打格斗中的直拳、踢腿等冲击力强的动作进行组合,凸显了岳飞的气魄和壮志。上下两阙分别在玲珑山送瀑岩和卧龙寺外的凉亭所拍,在拍摄过程中,动作还进行了调整,尤其凸显了抱拳、滑步溅出水花等动作的传神。实际上,陈齐放在演绎《满江红》时也传递着自己的英雄情结,“我从小就对岳飞大无畏的勇气和武术精湛功夫崇拜不已,我用了刚猛、冲击的动作组合,表明岳飞‘精忠报国’的初心不改。”

武术诗词

《满江红》在抖音平台播出后,点赞数近4万,浏览量53万,而“陈师父武术诗词”短视频系列更是刮起了一阵旋风。余姚武术协会主席尹春龙专程来到临安取经,回去之后还成立了创编小组,邀请陈齐放为他们作指导;陈齐放的大师兄崔明伟,是央视86版《西游记》的武打设计,现在已是杭州吴山上教授孩子们学武的“功夫爷爷”,他认为“陈师父武术诗词”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意义,“而且是文武双重的传承”;杭州上城区武术协会前主席孙晓明在看了《春望》之后,即兴创作诗歌点赞,“杜甫春望化为拳,硝烟战火拳中见,闪转腾挪为那般,不杀叛兵誓不还。”无论是在圈内还是圈外,无论是懂门道的还是看热闹的,都从武术诗词中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在短视频时代成为潮人的陈齐放则表示,“我今年60多岁了,还能玩得这么潮,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体验。”

“陈师父武术诗词”打开了解读传统文化的另类空间,冯元的理解是,“武术拳种形意元素的运用赋予武术诗词创作更具变化,是将诗词的内涵与意境延伸了。”长期关注武术的仇剑认为,武术和诗词本身就同根同源,陈师父又在两者结合中赋予了一种时代特质,“女儿很喜欢《咏鹅》,现在她也在学,武术诗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亲和力。”除了取材经典诗词,“陈师父武术诗词”还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创编了和临安以及钱王有关的作品,郭璞的《天目山垂两乳长》、苏轼的《赠孙莘老七绝其二》、徐天佑的《钱王祠》、贯休的《献钱尚父》,选择在天目山、功臣山、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等临安地标拍摄,更好地拓展和传播了本土文化。

通过短视频内容创新“扬武术风骨、塑诗词魂魄”,这是陈齐放和创编团队顺应短视频时代的大胆尝试,并在线下组织“陈师父武术诗词”的教案编写,推动项目进校园。就在5月6日,临安区首个“传统武术进校园示范点”、“武术诗词进校园示范点”花落太阳小学,该校400余名在校学生同场进行了《劝学》武术诗词和《千字文》武术操展演,校长王斌认为,“武术诗词既注重传授武术的基本动作,又强化诗词文化的浸润,它所倡导的就是培养文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中华好少年。”临安实验初级中学、青山初级中学、锦城四中、衣锦小学等学校也开始推广武术诗词。“陈师父武术诗词”还列入了2022临安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与亚运同行·吴越武术风”的重点内容,传扬钱王武术文化,营造亚运浓厚氛围。

从形体动作展现的武“术”,到和诗词结合的武“艺”,文和武的结合与融合,是一种开拓,一种创造,陈齐放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是方志恩题赠的书法作品,“艺无涯”三个字正是对陈齐放武术人生的 极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