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独有、鲜有 万物生长的临安样本

生物多样性指的就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千千万万物种才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记者/钱弘

水生生物本底调查发现的底栖动植物 钱弘/摄

|注意,猴出没!

岛石镇茶亭村马头坞,一条水泥路蜿蜒向南延伸到山脚。10月16日,一群“不速之客”的光临,完全打破了这里的寂静。

“当时它们从山上跑下来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但是后来我又不害怕了,因为在动物园里我见过它们……”胡赶战几乎是村里唯一面对面见过它们的目击者,当时是中午11点多,天上下着小雨,她正在北边的旧房子里给1岁多的孙子喂午饭,似乎是余光瞥见了它们跳跃的一瞬,转头过去,便看见了这几只猴子,“领头的发出了唧唧的叫声,它们好像在招呼后面的小猴子。”从西面阴边山竹林里下来的猴子,穿过那一堆的柴垛和马头坞66号房子的北面墙体,沿着水泥路向着东面的龙山而去,仅仅几秒钟,与胡赶战擦肩而过的它们便消失了。

胡赶战所说的“不怕”,后来想想其实是“有点怕”,因为现场只有她和孙子两个人,她本能地将孙子背向这几只猴子,当开始拨打哥哥的电话时,她发现猴子早已经没有了踪影。但是胡赶战一瞥而过的这几个神秘过客,却被安装在电线杆上的那只朝南的监控探头完整地记录了下来。消息不胫而走,村支书周培德在3天后查看了当时的监控,发现有大小五只猴子从那条短短20多米的水泥路上经过,领头的大摇大摆,后面的东张西望,最后两只小猴则飞奔而过。10月20日,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龙岗中队驻岛石的帅正龙,帅正龙听到消息也是“十分兴奋”,他向局里汇报后驱车10多分钟来到了现场,调取了监控的影像资料,并将其送到了区农业农村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厉亮和徐卫南手上。

藏酋猴(资料图)

徐卫南用“惊喜”形容看到监控影像时的心情,作为首席专家,他一眼就认出光临茶亭村的神秘客人就是国家二级灵长类保护动物藏酋猴,他判断当时出现的3大2小五只藏酋猴属于同一家族群。为了慎重起见,他又把影像资料发给省市有关专家进行了确定。“这是大杭州地区首笔野生藏酋猴的发现记录。”据他介绍,藏酋猴是中国境内分布的“最彪悍”的猴子,主要生活繁衍的区域是我国中南部地区,浙江是其分布的最东缘,这次在临安发现,大大拓展了浙江藏酋猴的空间分布范围,也意味着杭州的兽类增加了很大的种群,“这说明临安的森林保护好了,森林覆盖面积增加了,所以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扩大了。”

藏酋猴现身寂静山村,而岛石镇仁里村的周胜法称自己曾经亲见了两只“黑猩猩”。73岁的周胜法每天有早跑的习惯,今年4月份的一天,天还蒙蒙亮,他就沿着330国道开始早锻炼。当他一抬头,便看到距离自己三十四米的地方出现了两个怪物,“它们全身都是黑的,没有尾巴,肯定不是人。”虽然天还没有完全放亮,但是他确定眼前出现的东西不是人,而是传说中像猩猩的动物,“它们中的一只还朝我看了一眼。”但是没过多久,两只都穿过了国道,一只从国道的阶梯走过,另一只则越过了护栏,随即消失在下坞山的方向。因为没有记录下影像资料,周胜法发现的是不是就是半年之后的藏酋猴,已经不得而知,但是这一带常有野兔、野猪等野生动物“造访”,或者他口中的“黑猩猩”真的是另一个“神秘”物种。

|三项“大摸底”行动

藏酋猴现身临安,不仅是徐卫南的惊喜,也是区农业农村局和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联合开展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所收获的惊喜。这个从今年正式启动的调查全面查清临安区域范围内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野生动物种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与分布以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及受威胁情况,调查野生动物的资源动态、栖息地现状、人为捕猎等,提出进一步的保护与利用对策。今年8月,第一批专家团队鸟类调查组已入驻临安,拉开了野生动物“大摸底”的序幕。

“这是临安首次全域性野生动物本底调查。”厉亮如是说,对于这一个首次调查所能取得的成果,他充满了期待。从今年新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来看,临安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8种,占了全省的56.3%,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与原目录相比新增了13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6种,新增了豹猫、鸿雁、画眉、红嘴相思鸟等31种。在厉亮看来,这次全域的本地调查将有力弥补之前的空白,为建立野生动物资源区域监测体系奠定基础。同样充满期待的还有徐卫南,他举例说,河桥的扁担山,过去的调查就很少涉足,“植被这么好的地方,一定藏着很多宝贝。”

为期三年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地调查正在进行中,在临安,另一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已经到了扫尾收官阶段。

在於潜观山村的丰陵溪水域,马祺聪从便携式水质检测仪中读出了数据:“水温15.3℃,pH值7.56,溶解氧值10.62mg/L……”刘玉飞则利用浮游生物网完成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定量、定性采集,并将样品放置于便携式显微镜下,他发现了浮游植物硅藻门直链藻、曲壳藻、舟形藻和正在打转的浮游动物枝角类尖额溞,而最为惊喜的是那一幅“战斗”场景:轮虫纲异尾轮虫正在大口吞噬小型浮游植物;另一边,何燕飞和徐隽彦正从溪中长满青苔的卵石上发现了爬在上面的扁泥甲科、扁蜉科扁蜉属的幼虫(稚虫)以及放逸短沟蜷、椭圆萝卜螺、八目石蛭等底栖动物……这是临安区水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技术服务组进行的秋季全项野外调查现场。

随着此次秋季调查的结束,临安水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野外调查已画上了句号,接下来便是对样品进行分类鉴定以及数据整理,形成临安区水生生物种类名录,并对物种组成、分布、多样性等进行评估。据此次水生生物调查团队负责人殷燕介绍,临安水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从2020年5月正式启动,具体项目包括鱼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周丛藻类、水生维管植物等六大类,调查共设置21个工作网格、28个调查点位,重点网格包含青山湖、英公水库、水涛庄水库、天目溪、昌化溪、南苕溪等。

中华水韭 陈煜初/摄

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负责人说,与其他地区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不同,此次临安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入了水生维管植物的调查。在一年多的本底调查中,殷燕用“惊喜不断”来形容,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江南八水仙”莼菜(根据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莼菜保护等级由原先一级降为二级)和超大面积“植物界大熊猫”国家一级濒危物种中华水韭,正是在水生维管植物调查中发现的。今年5月11日,调查组途经於潜光明村一处水塘时,带队老师陈煜初注意到那里生长了很多像“睡莲”一样的浮水植物,有着丰富专业知识的他竟然发现那些叶背包裹着丰富胶质体的植物就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莼菜。而在下午调查中,他们又发现了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这个3亿年前的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属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想不到它们就默默生长在这个塘边淤泥处。

水生生物调查团队技术骨干刘玉飞回忆起当时的惊喜发现,“通过对浙江几个区域的调查发现,临安是首次发现野生莼菜的地方,而且面积比较大,我们通过初步的测量,大约有400多平方米。里面的中华水韭大约有5000多株,这是我们有史以来调查发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半年之后的11月16日,刘玉飞和调查团队再次来到这里,他更为惊喜的是:在水塘边已经竖起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中华水韭保护点”的牌子,这块由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和於潜镇人民政府竖立的牌子上不仅介绍了中华水韭,还写着“严禁采挖;就地保护,减少人为干扰”的警示语,“临安政府保护意识好强,动作好快!”面带笑容的刘玉飞在牌子前和调查组人员合了影。

为什么要启动临安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负责人说,“本次调查评估工作,主要是为了掌握生物多样性状况及变化趋势,着力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管理决策能力。”临安是浙江全省29个重点区域之一。

当水生生物多样性野外调查画上句号,另一项本底调查将拉开序幕,这项调查主要是对生态系统、陆生高等植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和传统知识进行野外调查——2022年2月,将首先启动临安区高等植物的调查。 

|从圈内到圈外

中国最彪悍的猴子藏酋猴首次现身临安乃至大杭州,“江南八水仙”莼菜和超大面积“植物界大熊猫”中华水韭被发现,这些都是临安生物多样性的惊艳时刻;今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在“大美杭州”板块中,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孑遗古银杏、天目铁木等4大展板,更是向全球精彩呈现了临安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

中华秋沙鸭 赵金富/摄

作为杭州市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临安拥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地质公园、太湖源省级森林公园、昌化省级森林公园等9个市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地,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保存着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的最大野生种群。这里是浙西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长三角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据历史资料整理形成的初步物种名录,临安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维管植物、大型真菌和水生生物5大类共546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包括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黑麂、华南梅花鹿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鸟类有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中华水韭、南方红豆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银缕梅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区域,不断创新机制,丰富内容:2018年,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率先成立了浙江省首个生态警务室,融合环保、治安、交警、森警、保护区内保、景区保安、公益救援六支队伍力量,运行“五联”工作机制并规范运作,逐步实现由单一化保护向区域化、网格化、全民化发展;近日,由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100多名专家共同编撰的《天目山动物志》11卷本正式出版,这是继《天目山植物志》之后展现天目山生物多样性的巨制,也是全国首部以著名山脉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动物志,11卷共采集动物标本45万余号,计有5389种,发现657种新种和中国新记录属种;青山湖,则已经成为了鸟类的家园,去年历史上首次观测记录到成体白鹤9只、亚成体1只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今年又观测到“三有”保护动物翘鼻麻鸭首次光临青山湖,10月13日,我国濒危珍稀动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琵鹭和小白鹭混群出现在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湿地,此次观测到的种群多达22只,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种群数量,十分罕见。

但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不只是“圈内”的事,从圈内延伸到圈外,更需要全民参与。“青山湖水上森林,延伸到水边的岸上,豆雁5只,灰雁1只。”11月11日22:42分,“临安观鸟”微信群里,网名为“高天流云”的赵金富发布了他的最新发现,作为群主,赵金富经常将自己的观鸟记录和感受与群友们分享。2009年就已经成为浙江省野鸟会会员的他,对鸟类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就喜欢到林子里听鸟叫,”与鸟结下不解之缘的他一直关注、观察、记录临安野生鸟类情况,凭借着一双识鸟的慧眼,“现在看到鸟,95%都能叫出它们的名字。”装有1.4倍增距镜的奥林巴斯300定焦镜头和望远镜是赵金富的另一双眼睛,就是通过这些“眼睛”,他发现了白琵鹭、白头鹤、大滨鹬、黑眉柳莺、八声杜鹃、黑嘴鸥、灰冠鹟莺等许多临安鸟类新记录。而赵金富印象最深的那一次发现则是在2015年11月,当时他与浙江农林大学鸟类专家高欣一起来到了临安天目溪,在阔滩流域,守候多时的他们终于看见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的身影,兴奋的赵金富用镜头拍下了它们的倩影,而这次发现竟是杭州地区越冬种群的首次记录。

青山湖白琵鹭 王卫国/摄

观察记录鸟类活动情况,积极参与本土鸟类资源调查项目,推广观鸟活动,普及鸟类科普知识,对于赵金富来说,与鸟结下不解之缘就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贡献民间力量。但是在发挥民间力量进行全民保护时,却容易陷入误区。徐卫南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但是随着民众保护意识的增加,很多人把“外来物种”也当成保护对象,巴西龟、玉米蛇都是外来物种,本来它们只是宠物,但是有些人也把它们放生大自然,造成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天目山管理局的杨淑贞也有同感,她记得有人就把巴西龟放生在禅源寺旁边的水塘里,今年还发现有人放生了十多只美国牛蛙,这些入侵物种适应能力强,使得本地物种没办法生存。临安水生生物本底调查组也在野外调查时也发现了引进用于食用的罗非鱼、太阳鱼现身于野外溪流中。

另外的误区则是“过度保护”。有人看见动物就有强烈的保护欲望,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在干扰它们正常的野外生活,比如斑头鸺鹠会在民居旁边的树林里孵化幼鸟,这是它们的一种生活习性,但是很多人会捉来幼鸟然后寻求救护,徐卫南回忆说,今年上半年就接到了10多起类似救护求助,虽然这些幼鸟被放归了大自然,但是很多在人为干预下已经部分丧失了生存能力,实在可惜,所以他呼吁,有保护意识是好事,但是也必须具备相关的保护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泛保护”中给野生动物带来伤害。

生物多样性指的就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千千万万物种才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万物生长的和谐家园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