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32℃/19℃ 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 : 临安新闻网 > 天目文苑
逮蜂趣事
发布时间:2022-09-07

那天大清早,邻居阿炳急呼呼地在他的场院里大声疾呼,我忙走下楼去打听。原来阿炳是打电话请贵州人老王来逮九里蜂。

“喂,老王,快来我这儿逮‘九里毒’,我在家等你。今天一定要来哦!”阿炳火急火燎给隔壁村老王打去电话。

阿炳家养了十多箱蜜蜂,早晨起来检查蜜蜂时,发现了三四只“九里毒”在蜂箱巢门口候着,盯着小蜜蜂出来,侍机咬住一只,迅速飞离。其中一只竟“胆大包天”,“吱吱”咬起巢门来。“九里毒”钻不进蜂箱巢门,竟敢用嘴撕咬,不一会儿被咬出指甲盖大的洞洞来。幸好阿炳发现得早,如果让“九里毒”钻进去,咬死蜜蜂蜂皇,整箱蜜蜂将“避难”逃跑。这十多箱蜜蜂,下半年可以产七八十斤蜂蜜,难怪阿炳如此火烧火燎。

“九里毒”又称“九里蜂”,九里蜂的武器在于尾部,不仅有针蜇,还会“放屁”,进攻中像喷雾器一样喷洒出毒液,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一般蜜蜂蜇完人不久便死亡,而九里蜂的刺可以一再使用。

“九里蜂”个头大,毒性厉害,嘴巴的咬合力极强,蜜蜂在他面前几乎毫无反抗之力。据说几只九里蜂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解决掉一窝蜂群,简直就是天生的蜜蜂杀手。所以养蜂人最害怕这种蜂类出现,如果不去赶跑它的话,那意味着很快就会有较大的损失,因此一旦蜂箱周围出现九里蜂,养蜂人都是赶紧想办法去消灭它。

老王与他的同伴是贵州人,都是逮野蜂子的“高手”,类似九里蜂、虎头蜂、马蜂他们都喜欢逮。平日他们干活,但凡放假休息,便到山上逮野蜂蛹吃。这是贵州人的习俗,他们将野蜂蛹油炸着吃,香脆可口,是一道下酒的好菜。其实蜂蛹的营养价值很高,在很多地区,蜂蛹甚至是成为美食界的奢侈品,据悉因为蜂蛹营养丰富,香酥嫩脆,是真正的纯天然美味食品。近几年在云贵、湘西吉首、张家界等地蜂蛹每公斤售价400元,成为当地山民馈赠亲朋好友一味特土产。野蜂蛹浸泡高度烧酒,还有治愈风湿病效果。去年也是这个时候,老王带着他的老乡,曾到阿炳这儿逮过九里蜂,阿炳特地留了他的电话。

下午五点,老王带着他三个同伴来了。老王与他的老乡,一个个身强力壮,脸色黝黑透红。老王到阿炳蜂箱边环视了一周,发现了几只九里蜂正在蜂箱巢门口,候着逮小蜜蜂吃。此时,高个子老乡拿了根细树枝,递给老王。树枝上戳着一只蟋蟀。老王拿起细树枝,到巢门口引诱。果然那只九里蜂飞落到小树枝上,美美地咬起小蟋蟀来。老王将小树枝插到泥地上,九里蜂似乎旁若无人,一个劲撕咬起蟋蟀来。阿炳问老王:“九里蜂怎么胆儿如此大?连人也不怕?竟不逃逸?”老王告诉阿炳说:“九里蜂窝里养小蜂子了,还等着它背虫去喂它们哩。”

老王一边与阿炳聊着天,一边拿出准备好的一条极细的纤维丝,这纤维丝材料是野苎麻皮绞成的。先将苎麻皮剥撕后用指甲刮去苦皮,分成细如丝线般若干根,在手心里搓绕后,打个活结套,后面绑一叶耳朵大的餐巾纸。趁九里蜂撕咬蟋蟀时,轻轻从后面套住九里蜂的细腰,系紧活结套等候。别看老王那双粗糙的大手,干起逮九里蜂的活儿,竟比绣娘的手还巧。见老王两个手指捏住活结套,轻轻地往九里蜂尾部对准了,倏地一下套住了九里蜂的细腰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只三五秒钟,九里蜂竟毫无察觉。那眼力,那准度,那轻功,没个上百上千次磨练,是达不到的。足见老王逮野蜂的深厚“功底”。

此时,身上绑缚了细丝与餐巾纸片的九里蜂仍专心咬着蟋蟀,约半支烟功夫,它咬完蟋蟀,张开翅膀往天空飞去。挂在细线上的小餐巾纸片,随它飞动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显然是餐巾纸的重量,降低了它的飞行速度。此时,老王三个同伴跟随餐巾纸方向,跑到了山岗上,挂着餐巾纸的九里蜂却不见了。高个子对着山下放开喉咙向老王喊道:“不见了,再放只上来——”

老王应答了一声,到蜂箱巢门口,用刚才同样的方法,捕获一只,绑上细线纸片,任它飞去。对着山岗上的同伴喊道:“飞上来了,看到了吗?——”山上同伴应答:“看到了——”

第二只蜂沿着第一只的飞行线路,飞到了山岗上空,在山岗上等候的三个同伴,盯着那片小小的飘飞餐巾纸,钻林子,攀陡坡,不一会儿,小纸片降落在一片小竹林里。同伴向山下老王喊话:“找到了——找到窝了——”。

此时,太阳已下山,老王三个同伴,在山岗上等候天黑,进行捕捉。老王在山下与阿炳聊着天,阿炳觉得好奇,夜晚墨黑一片,如何逮九里蜂?老王告诉阿炳说:“对付野蜂自有办法,等天黑后,打开手电,对着九里蜂洞穴,用“火焰枪”喷杀,然后一锅端。”晚上八点光景,老王他们把那窝九里蜂一窝端掉了。第二天,阿炳的蜂箱前果然没有了九里蜂的踪影,蜜蜂飞进飞出,忙碌地采花粉酿花蜜。

农村俗语有“三只‘九里’抵只虎”之说,以往提起“九里毒”,便谈虎色变,毛骨悚然。而今亲耳听闻、亲眼目睹老王他们逮九里蜂的全过程,让我不得不叹服起普通百姓的胆魄与智慧。这真是:艺高人胆大,高手在民间,聪明老百姓,智慧不可测。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李士根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
临安发布微博
临安发布微信公众号
今日临安微信报
爱临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