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36℃/25℃ 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 : 临安新闻网 > 天目文苑
夏日消暑印记
发布时间:2022-08-03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时节,阳光刺眼,热浪滚滚而来,万物如同被蒸煮,人稍动一动就汗流浃背,家里空调、电扇和各类电子风扇等轮流不停,大家调侃说,今年夏天就靠空调电扇续命。在空调里享受清凉时,我不由地想起从前的夏天和夏日消暑的方式。

儿时,简单而生态的麦草扇是我们夏日消暑的主要工具。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年代没有电扇、没有空调这种电器产品,电也很金贵。记忆中,儿时的夏日,三寸金莲的曾祖母,吃饭睡觉、走路闲聊,都要拿着把扇子,慢且优雅地摇着,一天到晚扇子不离身,晚上睡觉,枕边也总有把扇子。那时,家里的麦草扇是曾祖母、祖母用麦草自己手工编织而成的,扇子四周针脚细密地包上一圈布条边,保护扇子耐用不毛边。手巧的曾祖母曾经给我编织过一把麦草扇,扇子上用彩色棉纱线绣了朵睡莲图案,扇子下方绣了个“俞”字,让我爱不释手,兴奋了一个夏天,常带着炫耀的心拿出来给弄堂里的小伙伴们观赏。这把扇子换了几次柄,伴我度过了童年的夏天。“扇子扇凉风,日日在手中,有人问我借,要到八月终。”这是当时村子里流传的歌谣。

弄堂里乘凉听故事也是我们儿时伙伴们夏日消暑的活动之一。那时,我们弄堂里的男孩子,白天常常上身露着背,身背后裤腰上插把扇子,去家门口的横溪小溪坑里抓鱼玩水避暑,在家的大人们则拿着把竹梢子,一次次把他们赶上来。晚间,小伙伴们摇着扇子,搬个小竹椅、小木凳到弄堂口乘风凉,用手中的扇子赶蚊子,听知了声声叫,听弄堂口后兴大妈讲故事(后兴大妈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因家中落难,新中国成立前逃难来到我们村庄)。我们童年夏天的晚间,经常在弄堂口天然的习习凉风里,听着后兴大妈讲《狼来了》,还有武松打虎,孙悟空等一肚子的故事。

斗笠是大人们夏日劳作消暑的必需品。记忆中,大台门口的老房子里,家家户户台门墙上挂着一顶顶斗笠。斗笠老家叫笠帽斗,是老家大人们夏日下田地劳动避暑的常见工具。老家村里有对夫妻专门制作笠帽斗,笠帽斗就地取材,用老家山上的毛竹加工成篾丝制作而成,里面夹着一层粽叶,做工很精细,遮阳又挡雨,成本低,结实耐用。这对夫妻做的笠帽通过供销社收购卖给当地村民,一顶笠帽在4毛钱左右,老家村民的笠帽斗基本来自他们家。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好几顶笠帽,每家每户买上新笠帽,用毛笔醒目地写上主人的名字来做记号,这样,生产队里一起劳动的人偶然把笠帽放在一起,不会弄混丢失,看到笠帽上的名字,捡到的人会送回。盛夏时节,村民下田地干活时,小小笠帽斗晴天可以挡火辣辣的骄阳,为村民撑起一片小阴凉;雨天,笠帽摇身一变成为遮风挡雨的小“伞”;下田收割稻子时,头上的笠帽可以为你拦住刮向你脸的稻秆叶,防止脸挂彩;田间劳作歇歇时,笠帽秒变农家人的坐垫。还有,记忆中,每次父母山里劳作回家,把笠帽斗捧在手上时,那笠帽斗里肯定装上了野果之类吃的东西,我们姐弟几个会兴奋上前……

白驹过隙,时光轻擦,岁月以相同的方式经过每个时期,每个时期以不同的方式经历岁月。麦草扇、弄堂风、笠帽斗这些渐行渐远的传统消暑方式是我岁月经历的痕迹,这痕迹刻印着我们这代人一路走来的风景。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俞亚君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
临安发布微博
临安发布微信公众号
今日临安微信报
爱临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