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全国文艺线上的同志提出了“五点希望”。对这“五点希望”的领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诠释出很多文章。我认为从根底里思考,是习近平总书记把讴歌时代的任务托付给了我们。
这一期《浮玉》,我们刊登了刘伯洪同志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凤凰山下的丰碑——记优秀共产党员王丰华》的选载。关于王丰华的优秀事迹,报刊杂志有不少报道,但能从一个时代青年成长的全过程来探究他的心路历程还不多,刘伯洪与在世时的王丰华有着兄弟般的友情,对王丰华的知根知底成了他撰写这本书稿的最大优势。书稿写成后,先睹为快的一些读者给出了一致的点赞,都说文稿十分真实地讴歌了一位新时代的农村好干部、好党员。本期浮玉又刊登了杭州市文旅局副局长赵弘中的地理小品文《杭州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推演及启示》,这也和我们讴歌时代的宗旨相吻合,推进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杭州文化旅游发展非常重要的任务,赵弘中的特稿用与众不同的视角诠释杭州城市的演进变迁与苕溪、良渚的水利态势交互影响的本原,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城市发展受地理环境制约的积极意义,进一步利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来传承家业,推进杭州的城市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讴歌时代,必须能理解时代热爱时代。时代是包容的,任何推动事物发展的正能量都能成为我们讴歌的对象。临安作协原主席杨菊三的散文诗创作活跃,其功力堪称炉火纯青,在全国的散文诗界也颇有影响。本期浮玉把他的一组散文诗《乡村景象》纳入天目文坛实力派栏目里发表,不仅是对作家的认可,也是对讴歌时代的注解作出宽泛的示范。看起来是对蓑衣笠帽的赞美,同样也是对时代的讴歌。
本期浮玉还刊登了作者署名留思的小说《小半个故事》,这是两位年轻人的合作作品,手法新颖,表述独特,但因为讲述的是当下生活故事,也不乏是对时代的讴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
我们寄希望在《浮玉》上有更多好的作品面世,有更多的文学家能从这里起步。
(本文为第82期《浮玉》主编絮语)
《浮玉》2022年第一期(总第82期)要目
天目文坛实力派
乡村景象/杨菊三
特稿
杭州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推演及启示/赵弘中
纪实文学
凤凰山下的丰碑——记优秀共产党员王丰华/刘伯洪
小说
失踪/廉声
带蜇的鸰原情/肖亥
小半个故事/留思
天官赐福/汤向龙
贝蒙特庄园谋杀案/舒云亮
散文
祖上清代古墓被盗案始末/江跃良
大礼堂的灯点亮了童年全部的记忆/宋圆圆
糖篮担/陈文豪
一件白衬衫/朱纫频
读眼色/朱国良
诗歌
壬寅年春节诗抄/老残
天目枫叶/周建华
写给乡下的童年朋友(组诗)/应拥军
菜心集/王宇辉
样子/应岱邑
古体诗
纪实文学
山河逆行者/“北斗救援队”李伟东访记/洪信明
文学评论
谈一谈小说形式上的创新问题/锦丞
建德作家作品专辑
浮玉杂志202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