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是老妈的重要日子,她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养老金。2022年1月14日,是老妈开心的日子,养老金涨了350元。
老妈比“新中国”小2岁,有6个兄弟姐妹,排行老三。老三老三中不溜秋,又是女孩,便没有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一辈子务农,是典型的不干活就难受的劳碌命。
老爸本也是农民,后来奶奶提早退休,让老爸顶职当了工人。因老爸从事的是特殊工种,55周岁便可退休。老爸的养老金从最初的近千元,年年涨,一路涨到现在的几千元。家里只剩老妈还是农村户口,也只有她没有固定收入。老妈很固执,有自己朴素的想法:绝不给我们姐弟俩增负担。我们俩给的钱,不管多少,她一律不要。于是我们和老爸商量决定:老爸每月出一半退休金给老妈,让老妈有安全感。尽管这样,老妈内心还是不踏实的。一年四季,她不是忙着侍弄竹园,希望每年能多卖点笋钱;就是忙着种菜养鸡鸭,只要我们夸她种的菜、养的鸡鸭好吃,第二年她定会种更多菜养更多鸡鸭。也许,这能让她心安。
小镇扩建,村里陆续有土地出让。前几年,别的生产队队员纷纷成了失地农民,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老妈总是唠叨:看,隔壁大伯家,老两口有几千块养老金,天天搓麻将,竹园荒了也不心疼;喏,池塘边的那家,他们组也成失地农民了,他家老头子天天去浙皖农贸城买菜,吃得很好的嘞;哎,就是我们8组最倒灶了,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领到养老金了……每每这时,我们总是安慰她:老爸的养老金不就是你的嘛。话虽这样说,但我们知道,这些只能是安慰,并不能解开老妈的心结。老妈心里总是憧憬着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养老金。不论多少。
没想到,好消息来得那么突然。2021年10月初的一个傍晚,小组长通知组员临时开会,宣布小组里有几个失地农民的名额。按年龄从大到小排,每家只能轮到一个。三天内就要交齐几万补偿金。老妈70多岁了,论年纪,能排上,我们家里只有她一个农民,毫无争议,非她莫属。可组里别的人家,老头老太年纪差不多,只能二选一,家里氛围就有些尴尬了。弄得老妈也不敢相信地担忧:我真的能轮上吗?不会过几天变卦吧?第二天一早,老爸就陪老妈赶去信用社交补偿金了。下午,又传来好消息:组里争取了更多失地农民的名额,满60周岁的组员都能享受失地农民待遇了。老人们皆大欢喜,开心地忙着筹钱。
等待第一个月养老金的日子是激动而充实的。老人们见面就聊养老金的事。王老头孤身一人,儿女早已成家,经济不宽裕,一下子拿不出几万,再者觉得现在交这么多钱,万一身体不好,还不一定能拿回来。打算不交补偿金,大家都说他傻,这点钱两三年就回本了,谁还会活不过两三年?聊起前几年1组组员交失地补偿金的时候,有户人家也是没钱,只交了一半补偿金,结果第一个月领到的养老金就只有别人的一半,还不会涨。现在人家年年涨,而他只有最初的那点钱。这家后悔得不得了。后来听说王老头东凑西借,凑齐了补偿金……
养老金的发放还是及时的。当月14日一早,就有老人领到了热乎的现金。那天,信用社里排队的都是村里的老人们。老妈拿到养老金后,立马去了农贸城,我们不禁暗自发笑。那段时间,家里餐桌上鸡鸭鱼肉不断,都是老妈买的。
冬日火堆旁,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
张伯说:每到14日,我就把卡给儿子,让他帮我领,傍晚回来就问他拿,一分不差哦。
李妈说:这个月养老金涨了,我家老头昨天领了2700多呢!
真的吗?怎么一下涨了好几百?会不会你家老头子弄错了?
……
除夕夜,老妈摸出两个红包,分别塞给孙子和外孙:这个月的养老金就分给你俩当压岁钱了,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我破例地没有像往年一样让儿子把压岁钱还给外婆。
望着窗外绚烂的烟花,我们一大家子都沉浸在老妈每月两千多元养老金带来的幸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