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远嫁”到了临安,每年春节我都是两头奔跑。跑着跑着,妈妈从她壮美的年华跑进了人生的暮年,我也从青春岁月跑进了即将退休的行列。
妈妈日渐衰老,偶尔会犯糊涂了。虽然在她的眼里,我们仍旧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可是在她的心里,却越来越依赖我们。前几年,我给她买了智能手机,帮她申请微信账号,并教她上网。起初她一再地排斥,硬说学不会。我说原先这么厉害的妈妈,很多新鲜事物总是无师自通,现在年纪比你大的人都玩得十分精通,我就不相信这么能干的妈妈连这个都学不会。被我一激励,并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妈妈终于学会了打微信视频电话以及一些简单的操作。
一到假期,她就早早盼着我什么时候能回去,隔三差五地打电话来,且又买来了我爱吃的菜、爱吃的米糕等。假如碰到雨雪天气,她会一再叮咛我别回去了,心疼我路上开车太辛苦。妈妈就这样变得越来越爱唠叨了。
今年的小年夜,妈妈打来电话,问我有没有吃过汤圆?因为老家有小年夜吃汤圆的习俗。离家这么多年,小年一直没有回家和妈妈一起过过,看着朋友圈里老家的亲人、朋友们都在晒着各式汤圆,回家的念头便越发的强烈,一时情起,我默然写下:小年酌酒意难收,一别家乡数十秋。阿母隔屏轻问好,汤圆今夜是离愁。想着今年的春节,我无论如何得回去一趟。
于是年前就开始了各种的准备:早早给妈妈买好了新衣服,准备好了带给她的年货,计划好了回家的时间。妈妈几乎天天在电话里数着日子,规划着我回去后全家人如何聚集一起。电话的那头听得出她有多么的高兴!每次我就由着她说,自己只做一名忠实的听众。
天有不测风云,平地起惊雷。本该万民同庆的日子,却有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忽然袭来,迅速从武汉蔓延全国,侵袭着病毒感染者的生命。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部署,全国上下迅速行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大幕。娘家的亲人随时向我通报当地的疫情。我虽然宅在家里,但心里仍想着等疫情有所缓解时,我就可以回去看妈妈。
正月初二,侄儿告诉我,那里的情况比较严重,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告诉我还是不要回去,等疫情过了再聚。姐夫和弟弟也同时来电,劝我暂时不要回去。我们这里的政府也一再号召广大市民,少出门就是减少传播机会,才能及早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妈妈的电话准时打来了,问我哪天回去?叮嘱我路上小心。当我告诉她目前情况特殊,暂时不回去时,电话那头传来一句:频儿,妈妈很想你!霎那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电话的那头继续说着:你过来应该没事啊,只要高速还能通车,你可以来啊,自己开车直接在家里能有什么问题呢?妈妈一直絮絮叨叨地说着。我耐心地听着,等她的情绪平稳后,向她解释:高速虽没有封道,但外面的情况确实很严重,一旦感染,妈妈你的身体首先扛不住的,我们需要你健健康康的,为了你也为了我们大家以后能常相聚,这几天都不要外出,减少交叉感染,我们全家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大幸福。如果全中国14亿人口都像你这样想,那国家的政令行不了,这要给政府增加多大的麻烦啊。不拜年不等于没有亲情,不出门就是对政府攻坚战最大的支持。等疫情一过,我就过来看你,好不好?你想我了,就用微信上打视频电话,这样你还是可以天天看见我的。我就这样用最简单的话语,做通了妈妈的思想工作。电话那端传来轻轻的叹息,短暂沉默后,妈妈又说道:你不用过来看我,我也不出门,我们大家都要好好的。听得出妈妈强忍着对我的想念,但她还是能从大局出发,理解我们的行为。
以后的每一天,我和妈妈总会通过视频电话,聊一聊家里的情况。妈妈在屏幕的那端每次都会说:你别回来,我们都好好的;我不出门的,你放心好了。看着妈妈的笑脸,听着妈妈的唠叨,感觉妈妈就在我身边,我依然能感受触手可及的幸福。
阳光穿透窗棂,我放下电话,对着苍天,祈愿我们的祖国早日摆脱阴霾,也祈愿逆行的白衣战士早日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