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合力 村自为战 岛石镇新桥片抢险自救有序推进 12日上午,记者一行深入新桥片受灾山区,从大山川村到桥川村,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忙碌的身影,有电力工人,有各路民兵,有党员干部,还有村民等等。天灾无情人有情。道路坍塌中断,民兵徒步深入山区抢险;儿子一线抢险,母亲因失联为儿担忧;孩子老人被困,村干部翻山连夜背出……一幕幕暖心的画面,坚定了受灾村民重建家园的信心。 军民合力除险保畅通 抵达大山川村大坞自然村时,接近上午10时,来自太阳镇民兵应急排的民兵们正忙着清理道路上的淤泥。民兵连长张晓东告诉记者,他们早上7:30从太阳镇出发,因为道路中断,车只能停在几公里外,扛着旗帜和工具,徒步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大坞自然村。“到达时已经快九点半了,我们一共来了43个人,分两组,分别在两个村开展道路清淤工作。道路上除了淤泥还有很多碎石,清理起来比较麻烦,所以进展比较缓慢。” 据了解,太阳镇民兵应急排民兵们清理的道路是倒上线,是大山川村的主干道。民兵们刚到的时候,倒上线大山川村段淤泥很厚,最深的地方到膝盖处,小车勉强能通过,大车根本无法通行。一直到中午12:40左右,花费3个多小时,500米道路完成清理工作。“现在这个情况,小车和大车都能通行了,我们也加把劲,争取在今天把剩下路段清理干净。”时间已接近13:00,因为道路中断,中饭没能及时送达,太阳镇民兵应急排的民兵们找了个没有被水淹到的地方,拿出饼干啃了几口后,又立马投入到抢险工作中去。 王其科是大坞自然村村民,由于房屋沿溪而建,受这次台风影响较大,一楼小卖部全部被淹。“10号下午,水漫上来很快,刚开始还没到膝盖,两分钟后就已经到胸口了。还好躲得快,人没事。”王其科一边说着一边清理一楼的泥水和砂石。王其科在上海上班的儿子王亚运,10号傍晚7点左右和家人失去了联系,心急如焚的他第二天一大早就开车往家里赶。“东西淹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看到家人无恙的那一刻,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在自救过程中,王其科父子的心态都挺好,王亚运笑着说,既然灾害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抢救,他已经请好假,等家里差不多恢复了再回去上班。 只想给家人报个平安 离开大山川村大坞自然村一直往桥川方向行驶,前进过程中因为道路坍塌等问题,被迫中断好几次。走走停停,有几个路段和村庄,满目疮痍。为了抢险,一批又一批人员奋战在一线,忙碌的身影让原本寂静的村庄多了几分生机。 到达下许自然村的时候,因为前方路段正在抢修,我们又一次停车等候。在等候过程中,记者遇到了村民王阿姨。“你们也是进去抢险的吧,进来喝杯水再走。”王阿姨招呼道。交谈过程中了解到,王阿姨的儿子许棋波是一名消防队员,台风登陆第一天就冲在一线。“刚开始电话还能打通,后来村里断电断网,我们就联系不上了,我很担心他。”11日晚上,王阿姨终于和儿子联系上,在电话中得知,儿子已经连续好几晚没休息了。王阿姨告诉记者,连续抢险三天两晚的许棋波先后去了银坑村、岛石镇等地,终于在12日中午回单位休息。“他说现在单位待命,马上又要出发了。儿子在一线抢险,我们很担心,但这是他的工作,我们支持他。现在电话联系上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失联带来的恐惧有多大,联系上时的喜悦就有多大。“姐姐,你别哭,我没事,爸爸妈妈也没事,你不要担心了。”12日下午3点,12岁的汪蕾正和在临安打工的姐姐汪铭视频,这是姐妹俩10日晚失联之后第一次联系。10日晚上,汪蕾还在和姐姐视频,姐姐汪铭还提醒妹妹关好门窗,不要出门,要听爸妈的话。八点左右,通讯突然断了,一时间汪蕾急得哭了,嘴里还喊着姐姐。汪蕾和爸妈在断电的第一时间就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但是心里一直想着姐姐,想和姐姐报个平安。在临安打暑假工的汪铭,因为突然中断的视频悬起了心,但由于道路不通,一直无法回家,只能一次又次地拨打电话。在抢险人员的努力下,东坞村于12日下午恢复通讯,汪蕾第一时间跟汪铭联系,那一刻,汪铭哭出了声。 村自为战合力护家园 “下午5点,发现家里一楼有水漫进来,我就赶忙让村民帮我把两个孩子抱了出去,安置到地势较高的邻居家里。”说起10日下午发生的事,桥川村东坞自然村村民刘丽颗依旧一阵后怕。 刘丽颗家在村口,位于河道下游,下午5点左右,当意识到河水开始漫入家里,刘丽颗就想到把家里的两个孩子和老人先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想到,水漫得太快,5分钟不到,家里的水就没过了她的腰身,孩子转移出去后,来势汹汹的泥水瞬间阻断了返身之路,她70岁的婆婆被困在了家中。“当时我婆婆还在二楼,几个男邻居尝试着进去,可是水实在太大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所以我们只能在外大声喊话,安抚她的情绪。”刘丽颗说,当时他们都很担心,但也真的很无力。一边,刘丽颗因为家人被困担心不已,另一边桥川村党支部书记张正高和村主任胡冬夏正带着几位党员干部,冒雨翻山前往东坞村。晚上9:30左右,通过村干部和几位党员的合力协作,刘丽颗的婆婆终于被背出家中,转移到安全地带。 12日下午,刘丽颗的丈夫张正平正和河桥民兵应急连的民兵们一起,清除家中的泥沙石块。张正平说,台风来袭当天他还在临安上班,没能及时赶回家,真的非常感谢邻居和村干部,还有其他救援人员的帮助,要不是大家不顾自身危险齐心救助,后果不堪设想。 邻里互助建起“大食堂” 据了解,桥川村共11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整个村比较分散。东坞自然村位于整个村的最源头,一共71户农户。在本次台风灾害中,71户农户遭受不同程度损害,其中29幢房屋被泥沙冲击,2幢被冲毁,大多数村民家中的厨房无法使用。 村主任胡冬夏介绍,虽然村庄受损较严重,但因为村自为战、提前谋划、及时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台风过后,在村两委的组织安排下,没有受灾的村民家厨房便成了临时大食堂,村民们自发拿来家中的菜米油盐,一起烧一起吃。另外,村委也安排村民小组长前往村委统一领取救灾物资,送到每户村民家中,保障了村民的日常饮食。 12日下午4点半左右,72岁的村民陈大奎正在帮忙洗菜,他说:“家里的土灶、煤气灶、电饭锅都用不了了,相邻乡亲就一起互帮互助,大家一起渡过难关。”说话间,厨房屋顶的烟囱已经冒起了烟,三两村民开始忙着做晚饭,其他不少村民也来到了为数不多的空地上,一起聊聊天,彼此安慰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