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17℃/4℃ 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 : 临安新闻网 > 今日临安 > 临安要闻
鲜笋俏 笋农笑 今年竹笋收购价是去年的近4倍
发布时间:2023-03-13

日前上午9点多,太湖源镇青云竹笋交易市场里已经是热闹非凡——

作为华东最大雷笋交易市场,这里坐拥99间笋交易门店、9个冷库,年销售额超4亿元,如今超一半的门店已经开启,村民们骑着数百辆三轮电瓶车鱼贯而入,鲜笋收购商们热情迎接,接过村民们递来一袋袋鲜笋称重、记账、分拣……

村民们为何如此热情高涨?

竹笋是“中国雷竹之乡”太湖源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年竹笋交易量约占全区的40%。目前,全镇有竹林面积约10万余亩,农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竹产业,光雷竹经营收入超10万元的大户就有300多户。

去年此时,太湖源的鲜笋收购价格已经回落到1.5元/斤,但今年此刻,鲜笋收购价格依然维持在5-6元/斤,价格坚挺!

“今年江浙沪的客户对竹笋需求量大,我现在每天能收一万多斤笋,但还不是最多的时候,估计3月下旬自然笋大面积上市,每天能收三四万斤呢!”聚贤盛邦农业的收购商陈生华带着三名员工麻利地将大笋、小笋分类,精品笋统一纳入篮筐,忙得眼皮不抬一下。

门口已经排队了五六位村民,他们扛着百来斤重的蛇皮袋,等着给鲜笋称重、记账。

“187斤,好,下一个。”称重员三下五除二记下两袋总和。

“老李今天又送来1000多元的笋,明天再见哦!”记账员和村民核实无误后,写下数字闲聊道。

记完账的村民咧嘴憨憨一笑,直接跨上三轮电瓶车扬长而去。都是老熟人,等所有笋卖了再结总账也不迟,是这个竹笋江湖里心照不宣的事儿。

村民林锡强是种笋大户之一,他是开着小货车来送笋的。

“早上6点,我就跟老婆提着笋撬下地挖笋了,喏——今天又挖了毛200斤!”林锡强说,家里种了十七八亩笋,其中四五亩为覆盖笋(覆了砻糠)。“覆盖笋”早熟,从去年12月就开始卖了,春节前的收购价普遍在20多元/斤,很快回了本,即便现在已经回落到5-6元/斤,也是去年同期价格的4倍,他乐开了花。

在他运来的鲜笋中还有10来斤“自然笋”。“惊蛰一过,气温升高,‘覆盖笋’越来越少,但‘自然笋’开始破土,等再过10天‘自然笋’大面积上市,价格就下来咯。”

“今年,我们太湖源镇的笋减产不减收。”太湖源镇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张林分析说,这是多重因素的结果。

首先是天气,去年10月的燥热天气影响了雷笋的萌芽,加之冬季的霜冻,产量有所下降,但年前年后“晴晴雨雨”的天气又让成活的鲜笋品质特别鲜嫩,备受市场青睐,供不应求下,因此价格远比往年高。

“其次,去年12月以来,对新鲜蔬菜的需求更旺盛了,恰逢第一批鲜笋(覆盖笋)上市之际,上海1月份的零售价甚至卖到40多元/斤。”张林说。

此外,疫情管控放开后,竹笋交易的销路也充分打开了,面对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订单,鲜笋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坚挺。

“值得一提的是,‘非粮化’整治下笋面积虽有所下降,但我们精耕于亩产,价格更优的‘覆盖笋’面积反而增加了,因此笋农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张林说。

春笋还带动了旅游,2023年太湖源镇“源头共富”党建联建做好“联”的文章中,推出“四季共富菜单”,一条春季“香约源头——好好探春花”挖鲜笋、赏春花、游景区、住农家乐的“挖笋游线”已经出炉。“目前,光上海一地想来临安挖笋的游客,就已报名排队了10000多人。不过,考虑到当前雷笋的价格还偏高,‘挖笋游’将于3月底后,笋价降低后再启动。”太湖源、指南山旅游运营策划负责人盛中成说。

一支笋,联结着太湖源的千家万户。

近年来,太湖源镇以党建为引领,在实现村强民富,农文旅结合方面狠下功夫。围绕“源头共富”深化党建联建实体化运行,致力于“孵大一支笋”,深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贯通“挖竹笋、品竹宴、游竹乡、购竹品”全产业链。

这是线上线下的双向发力。

线下,去年建成了青云竹笋交易市场,并将在今年重点推进天目雷笋文化展示园、天目水果笋“共富工坊”等一批产业项目;

线上,通过共富学堂培育了100多位农村电商达人,今年还将重点推进省级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点众社电商中心、天目雷笋电商功能区等,进一步补强上下游产业链条。

“去年,我们全镇竹笋销售产值突破4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2%。今年,春笋大卖,给笋农们注入了更多信心。我们也将继续通过‘党建带领、政府带动、企业带路、农民带地’的‘四带共富’发展模式,形成‘农旅互促互兴、产业互补互融’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太湖源镇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王斐帆 林叶杨 许峰 孙伊琳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
临安发布微博
临安发布微信公众号
今日临安微信报
爱临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