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园、新生活
华浪线改建工程
龙岗人家B区 (管光前 摄)
龙岗镇仙人塘村
岛石镇黄川村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
左:龙岗人家A区;右上:岛石人家;右下:岛石镇新桥村纤岭山安置点
飞播造林
文 / 管光前 楼飞宇
本版图片由临安区灾后重建办公室提供
8月8日,立秋。再过一个月,临安的山核桃又将到开竿采收的时节。
与往年山核桃林下光秃秃的了无生机不同,今年的山核桃林地多了一份葱茏的绿意。漫山遍野的茅草争相吐穗,在山核桃林下铺展了一地的“丰收黄”,与枝头的“金果子”应景成趣。
遍布各个上山路口的横幅透露了山核桃林下绿草成茵的秘密。今年起,临安山核桃林地首次严禁使用除草剂。这是去年“利奇马”台风过境之后,临安打响灾后重建“五场硬仗”的“战利品”之一。
山核桃来了“新邻居”
“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之所以给临安西北部山区带来较为严重的灾情,与近些年山核桃的过度经营和滥施除草剂引发林地水土流失不无相关。灾情过后,临安高规格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区、镇、村千人大会,部署打响“山核桃林地生态化治理硬仗”。
农业农村局牵头制订了一律禁用除草剂、山核桃林中一律禁止毁坏其他林木、主产区一律禁止新种山核桃等“八个一律”新规,划定了山核桃禁止经营和“退果还林”区域,打造一批规模化流转、生态化经营示范点。截至目前,共建立“退果还林”示范点3个累计2万余亩、生态化经营示范点6个、规模化流转示范点3个。“退果”林地实施封山育林,由村集体负责看护,禁止一切经营活动。
为彻底切断滥用除草剂的销售、使用渠道,临安严格推行购买农药实名制和购买除草剂承诺制。农林执法大队联合相关责任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规出售、擅用除草剂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已共开展专项行动8次,立案4起,处理当事人4人,取缔无证经营除草剂等农资窝点2处。同时,以有奖举报的形式发动群众对违规使用除草剂的行为开展全民监督。
除了严管,临安还首度以“飞播造林”的形式,对山核桃林地实施生物多样性修复。据介绍,今年以来,临安已共计实施“飞播”52架次,播撒马尾松、胡枝子、紫穗槐等种子7.9万斤,采取乔、灌、草混播的方式,累计对1.5万亩山核桃林地实施飞播造林。随着飞播和人工造林的同步实施,山核桃林一树独大的生态格局将被改写,土壤涵水、固水能力将逐步恢复到自然状态。
除了“人防”,临安山核桃林地还将在数字赋能中实现“技防”。其核心就是构筑山核桃数据大脑。一产,通过在山核桃林地前端安装物联网感知设备,对山核桃的生长环境、气象环境,包括林地除草、施肥、杀虫剂使用等耕作情况进行远程监管。二产,把市场监管局的食品云平台接入到数据大脑中,对山核桃的加工情况进行监管。三产领域,把阿里、淘宝等线上销售系统的数据集中归并到数据大脑中,实现对山核桃生产、加工、销售情况的全维度监管。按计划,山核桃数据大脑将在国庆节前后亮灯投用。
“五场硬仗”打出“临安力量”
“山核桃生态化治理硬仗”只是去年“利奇马”台风过后,临安打响灾后重建“五场硬仗”中的一仗。
2019年8月10日,“利奇马”超强台风正面袭击临安,西部山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重大灾情。临安区委区政府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集全区之力开展抢险救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响灾后重建“五场硬仗”(灾民安置、环境提升、基础设施修建、治危拆违、山核桃生态化治理),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壮歌:
为了实现签约100%,他(她)们夜以继日入户做工作;为了圆满交房,他(她)们不顾小家连续一周吃住在灾区;为了盯牢进度,他(她)们每天奔波数百公里;为了沟通协调,他(她)们每天通话70次以上……
一年来,正是一个个“硬汉”“带着感情、带着情怀、带着使命”,不辞辛劳,连续作战,使“五场硬仗”打出了“临安力量”,取得重大进展,多数已圆满收官。
为铭记历史、警示后人,总结反思抗击“利奇马”台风的经验和教训,8月11日晚,临安区委区政府在龙岗镇灾民安置小区——龙岗人家举办“同心绘蓝图,共建新家园”纪念活动,以摄影展、舞台剧、诗朗诵等艺术形式,再现无情天灾、人间大爱,讴歌建设者,展示新家园,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新家园里安居乐业新生活
临安区重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首批集镇公寓安置房分两批实现圆满交房,238户拿到了308套公寓安置房。岛石安置小区已经有32户村民入住,88户在装修新房;龙岗安置小区有25户村民入住,85户在装修新房。太平、新兴、纤岭山等村级安置点已经竣工交房;龙岗B区21幢安置房结顶在即,将于明年6月竣工交付。
前两天刚刚入住龙岗人家的陈立波,老家在龙岗镇东塔村后山组,这里也是去年“利奇马”台风的重灾区。台风过后,包括陈立波在内的东塔村十几户村民因房毁或避险成为搬迁户。陈立波在龙岗人家共被安置了三套安置房,其中两套在龙岗人家A区,另一套在B区。说到刚刚入住的新房,陈立波坦言“非常称心。”
“你看,前面是一条大河,我们家也算是水景房!等河上的蓄水坝和两岸的绿道造好了,景观会非常好。接下来,河上还要建一座桥,以后到集镇会方便很多。”
龙岗人家不光环境好,交通也挺便捷。“高速下来就到家了,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度,跟以前在山上是没办法比的。听说昌化和龙岗之间要建高铁站,以后这里的房子肯定还会升值。”
陈立波觉得新家装修的性价比很高。除了沙发、床和餐桌,其余都是家装公司送的。负责给陈立波家装修的融艺装饰有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小区里的安置户经济条件都不是太好,而且还受了灾,“我们这次特别做了让利活动,除了给各家精装修,还送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厨房集成灶、灯具、窗帘和卫生洁具等等。”
陈立波的隔壁邻居陈新珠不光比陈立波更早“安居”,而且还在龙岗镇“乐业”了。“我在镇上的工业园区一家炒货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个月2000多块,家里买菜的钱有了。”陈新珠微笑着说。据她介绍,目前,龙岗人家小区里共有30多个安置村民在镇上、工业园区或者附近的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有的在小区物管工作,有的在工地当差,如果有手艺,工资还会更高一些。
除了大人们安居乐业,娃娃们的读书问题也解决了。原先在龙岗镇上溪中心小学就读的11个孩子,新学年全部转到龙岗镇中心小学就读。龙岗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我们共为33位在龙岗人家入住的搬迁户子女落实了转学。他们中除了龙岗镇的搬迁户,还包括岛石镇的。凡是在龙岗人家落户的,我们一律安排子女转学。”
重灾村成了环境最美村
“利奇马”带来的重大灾情,引发人们对劈山、占溪建房的深刻反思:人不让水走,水就让人走。
在推进灾后重建过程中,临安铁腕推进一户多宅、一户多附、地质灾害点附近、影响行洪安全等“八必拆”,累计拆除违建点8341个,拆除侵占河道主房18处、附房75处、道坦103处,安装沿溪护栏2000余米,创成“无违建村”24个,腾出建设空间41.8万平方米,新增可复垦面积294.5亩。
岛石镇银坑村是去年“利奇马”台风重灾区,小时降雨量超过80毫米,引发山洪、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导致车辆被毁、农房垮塌、人员伤亡。
银坑村拥有“中国山核桃第一村”的盛名,山核桃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刚刚采收的山核桃需要脱蒲、晾晒才能炒制加工,“蜗居”在银坑溪两侧峡谷地带的村民纷纷“占溪为地”,跨河擅建水泥道坦,用于山核桃晾晒和车辆出入,久而久之,银坑溪被各家各户的水泥道坦连片覆盖成了“地下河”,严重影响了行洪,成为“利奇马”的重灾村。
灾情过后,临安铁腕推进银坑村涉水违建整治。沿溪切割违建道坦百余处,使银坑溪重见天日、小桥流水。并同步推进河道疏浚美化、防洪堤加固维修、生活污水治理、农饮水改造升级和通村主干道——茶毛线的道路整修美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临安区“重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临安围绕“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对受灾面积严重村进行全面恢复重建,2个精品村和4个重点整治村累计投资1.1亿元,改建生态停车场30余处、打造绿化节点1万余平方米,昔日受灾最重村,如今成了环境最美村。
地质灾害治理大考“首优”
“利奇马”台风在临安引发数百处地质灾害,影响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台风过后,地质灾害治理成为“五场硬仗”中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因为它关乎次生灾害的衍生,关乎灾后重建的安全推进,关乎灾区百姓的出入安全。台风过后,临安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会同省市专家,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先后开展了数轮地质灾害调查,并对地质灾害点开展分类施治,使233个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点、45个工程治理点均在今年汛期前全部完成。
去年,“利奇马”在岛石镇黄川村制造了数十处地质灾害,成为灾后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的重点区域,共计实施工程治理点5处,应急治理点30多处。在今年7月2日强降雨中,黄川村小时降雨量超过80毫米,这些地质灾害治理点不光没有发生新的险情,还为抵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挥了避灾减灾作用。
黄川村苍坞口是去年“利奇马”重创之地,巨量泥石流吞噬了数间民房,还险些殃及老村委大楼。灾情过后,这里建起了具有挡沙、滤沙、沉沙功能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设施。在今年7月2日的强降雨中,仓坞口工程治理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强降雨过后,笔者再访苍坞口,只见沉砂池里蓄了满满一池泥沙。“如果没有这个工程治理点,指不定今年这里又会有新的麻烦。”黄村村党总支书记王灵敏说。
“因灾蜕变”的银坑村也安然经受了今年梅汛期的首次“大考”。在7月2日的暴雨中,银坑溪上游的毛竹窠降雨量一度“雄踞”临安面雨量之首,银坑村的两小时降雨量达到117毫米,让“溪”于洪的银坑村顶住了考验,安然度汛。村两委用上了“一响喇叭、二敲锣鼓、三鸣警报”的新式防汛武器,从容转移了数十名群众。
临安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利奇马”过后,我们给每个村都配备了喇叭、锣鼓、报警器,各镇还配合卫星电话、发电机、抽水泵等防汛通讯装备,成立了民间户外救援队,住建、规资、水利等专家下沉一线,根据汛情需要,随时到村到点驰援抢险、指导救灾工作。在今年这场罕见“暴力梅”中,新装备、新机制、新做法都在防汛抢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利奇马”台风灾后重建最大的交通工程——华浪线、倒上线改建工程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43%、47%,两线将于今年底完成路基工程,明年8月底建成通车。一年来,临安还累计修复县乡道路19条86.5公里、水毁堤防60.4公里、污水处理设施90个。眼下,总投资9000万元的农饮水新建工程已收官在即,项目建成后将惠及16个村2.4万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