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期,深化开放合作,强化区域统筹,全力打造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临安样本’。”临安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临安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打造杭州西部新城区的独特风景。
作为杭州“第十区”,临安将持续发力推进美丽幸福新临安建设,为建设“重要窗口”、展现“头雁风采”贡献临安力量。
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窗口看临安”专题,带大家看看这个年轻城区的新风景。
只有基层治理有序,国家治理才能稳定有序。
对于杭州临安来说,地域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基层村(社区)组织振兴、公共管理优化、依法智慧管理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如何实现稳定,守住平安底线,无疑是一道难题。融入主城区后,临安更是以更高标准,推进社会治理水平提高。
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是社会的单元细胞,也是感知社会需求最敏感的触角。临安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坚持系统治理、科技赋能,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持续巩固城市大投入、大建设成果,不断优化完善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让城市更智慧、更精致、更有温度。
站在新起点,临安如何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建强基层党建
触角再延伸,释放大效应
7月26日,临安的大街小巷,几家红色驿站“开业了”。这些提供共享小红伞、充电宝、急救箱、微波炉、饮用水等十大特色服务的“初心驿站”,成为了临安新的党建阵地和服务阵地。
强化基层党建阵地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让基层党组织有个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的“家”,更好地推动党组织工作做实做好,今年以来,临安党建工作的触角不断向社区、小区延伸。
除此之外,10项共享便民服务还实施了二维码租借体系智能化运营,每件物品均通过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或租借,通过线上程序可以实现物品的跟踪、各站点的物品调配、各类物品的使用率等数据的在线监测与闭环管理,真正把智能化运用与群众日常需求相结合。
“通过优化线上线下党群服务阵地建设,真正将初心和使命,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离不开、少不了的身边服务。”临安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最终实现基层治理的各类资源集成和流程的数字化再造,全面提升党群服务力、社区吸附力、居民自治力、功能承载力。”
为了打通基层治理和服务的“最后一米”,今年以来,临安区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完善党组织建设,在职党员回小区报到,引领居民建设“红色幸福小区”,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路。
党建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心坎延伸。
以改革为牵引
治理变“智理”,办事更方便
按照屏幕指示在指定区域放置好身份证,对着摄像头眨眨眼,然后按照显示的流程轻轻一点,就可以自助办理多个事项。在太湖流域源头的锦北街道泥川村,最近多了一台这样的自助机。
泥川村距离主城区较远,过去村民办事十分不便。如今有了新帮手,村民们赞不绝口。据悉,目前这样的自助服务机,锦北街道已率先实现村社全覆盖。“不打烊”的24小时自助服务,让办事群众更便捷,不仅办事“零等待”,还能实现“自主化”。
社会治理“妙招”蕴含着顶层设计的精神和基层实践的智慧。杭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城市治理模式也要跟上技术加速迭代、群众需求日益增长的步伐,做深做细“移动办事之城”,打造政务服务最优解决方案。
围绕让老百姓有事“找政府、不找部门”的理念,临安以“一件事”为标准,进行流程优化、数据共享,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获得感。去年以来,临安把“一件事”改革理念,进一步拓展到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中,通过数据后台跑腿,办事流程再简化,让群众真正成为改革的获益者。
深化“三治融合”
基层“微治理”,群众唱主角
作为治理体系的“底盘”,基层治理大有可为。
“今天的议事会就一个议题——如何引导规范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近日,位于锦南街道水岸阳光小区的“阳光议事亭”内,业委会主任、“阳光议事亭”亭长程建召集齐物业、居民代表和社区监察联络员后,当即抛出了话题。
原来,该小区新增的两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垃圾乱扔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居民通过意见箱、微信群,将问题反馈至“阳光议事亭”平台。
经过“民主协商”,解决方案达成一致——由15名小区退休老人、热心业主组成的垃圾分类劝导志愿队,轮班对垃圾分类投放进行劝导。三天后,乱扔垃圾现象基本杜绝。
为更好地做到群众事情群众商量,共同解决居民困难诉求,去年底,水岸阳光小区设立了“阳光议事亭”,让居民有了自治商议的地方。在这里,居民的大事小事都可商量,大问题小问题都好解决。
最近,锦南街道锦溪社区还推出了线上版的“阳光议事亭”——”锦溪“e治理”小程序。锦溪社区547户居民可在“e治理”小程序上互帮互助、参与小区治理、线上说事议事。
不仅是锦南街道,在临安,越来越多的村社正因地制宜巧解基层治理“方程式”,实现了自我“蝶变”。锦北街道西墅社区“临里红管家”、锦北街道无物业小区“五治三色”、锦城街道南苑小区“民情驿站”……党建阵地持续扩大,党组织在小区自治中的“主心骨”作用日益彰显。
目前,临安城区185个小区全部加入“临里红管家”党建联盟。今年,“临里红管家”党建联盟将在社区共治“大循环”、小区自治“小循环”的基础上,增加楼栋善治“微循环”,把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维度由社区、小区,细化到楼栋、住户。
城市治理愈加完善,乡村治理也在不断实践。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开创了“三治融合”、高虹镇总结了“四联民坊”等试点经验。全区探索构建起乡村治理“五治四联”新机制,推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互动,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治安联防、服务联办“四联”目标,以乡村善治助推乡村振兴。
让群众唱主角,变“为民做主”为“群众自主”,区域善治的画面,在临安大地成为一道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