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7℃ 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 : 临安新闻网 > 今日要闻
5000!40000!800000!“小”工坊“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3-06-12

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初夏的临安,麦子泛黄,油菜成熟,处处散发着夏收的喜悦。在东西相距100多公里的土地上,各种模式的“共富工坊”成了临安东中西并进、城乡融合村企互补的重要载体。

一个“小”工坊,蕴含“大”能量。近年来,临安以“五个维度构建”推进“共富工坊”建设,创优工坊区域品牌,将“共富工坊”打造成为发展之坊、富民之坊、数字之坊、强基之坊、暖心之坊。截至目前,共打造“共富工坊”118个,评定星级工坊55个,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6000余名,星火燎原之势渐成。

▲太阳镇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梦幻感十足

“共富工坊”不仅成为临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更成为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创新探索。接下来,临安将以“共富工坊”为抓手,确保到2023年底,全区建成“共富工坊”180个,培育星级工坊100个,评选确定示范型工坊和优秀坊长各10个,推动形成先富带动后富、村企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格局。

产业赋能

农民口袋富起来

草木繁盛,山水清凉,位于天目山镇月亮桥村的月乡漂流,引得周边城里的游客纷纷前来,住进“月系民宿”,尽享好山好水好风景。

月亮桥村是临安区小有名气的村落景区之一。近年来,天目山镇做深农文旅融合,打造了“月亮工坊”等高端民宿,形成了高端民宿产业集群,带动周边村落农副产品销售,为附近村民增收70至8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临安立足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运作等方式延伸现有产业链,推动政企村抱团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党建整合资源、公司规范经营、经理人职业运作”的工坊发展新模式。

以月亮桥村为例,该村党组织依托“天目月乡”党建联建机制,联合周边的天目、徐村、白鹤、交口等4个村,以村集体资产入股的形式共同出资成立杭州临安天目月乡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全面启动月乡漂流,成为“共富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实践。

▲ 月亮湾漂流

“共富工坊”促共富,先富带后富是关键。在临安“共富工坊”建设中,特别注重新型农业主体、新农人、非遗传承人等的带头作用,致力于真正把“共富工坊”打造成富民之坊。

走进绍鲁糕饼“共富工坊”,糕饼独特的香味扑鼻而来。这个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的工坊,保持着老字号糕饼店的手工包装和炭烤技艺。目前吸引当地劳动力就业23人,中秋节前后临时性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10余人,人均月增收5000元左右。在这里工作十几年的员工先后买车子、盖房子、送孩子上大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小小工坊,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临安“共富工坊”已形成了党委政府、村集体、企业主体、农户之间连接的“纽带”。通过“共富工坊”的搭建,广袤乡村有了新希望,产业链、价值链在希望的田野延伸。

品牌带动

集体经济强起来

临安,山区面积大,东西跨度高,不少村庄都缺乏“造血功能”,如何增加集体经济的经营性收入成了村庄发展的重中之重。

走进太阳镇太阳村,一片片平整的农田分布在群山之间,农田旁边是崭新的楼房,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新农人陈梅芳创立的“共富工坊”临安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便坐落于此。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父亲那一辈停留在把作物种好。到了我这一代,希望能通过技术和品牌的加持,让这片土地更有价值,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陈梅芳说。十几年前,她放弃城里的工作,接过父亲手中的镰刀。目前合作社拥有粮油基地2780亩,注册了无公害“浙太”商标和“太阳米”品牌,使太阳村每斤大米从价值3元左右提升至8元以上,打开了帮助村民致富的大门。

近年来,临安积极做好非粮化非农化整治的“后半篇”文章,通过扩大、融合、培育等多渠道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土地增值、百姓增收、集体增富,走出了“共富工坊”的临安路径。

天目山镇的“天目粮仓”党建联建探索“产业联合+”新模式,由镇党委牵头,联起周云、亭口、九里、对石、肇村、桂芳桥6个村党组织,合力推出“天目好味稻”共富工坊,成功举办全区春耕备耕现场会、“天目共富”稻香节等系统活动,“天目粮仓”品牌进一步打响。

为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临安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供销总社,规范化吸纳农产品进入“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此基础上,各个镇街积极培育孵化地方特色品牌。

如太湖源镇“天目水果笋”共富工坊,打造“天目水果笋”品牌,有效提升太湖源鲜笋品质和价格,进一步巩固太湖源在鲜笋市场的地位;如潜川镇“潜川果香”共富工坊,充分挖掘以水果为代表的潜川农特产品,由专业运营团队负责产品赋能与销售,打开市场销量。

农旅融合

乡村产业旺起来

临安有着好山好水的生态优势,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则需要智慧。

光明竹田米“共富工坊”处于“天目叠翠 耕织原乡”核心区域。近年来,於潜镇光明村采用“党支部+运营商+农户”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打响竹田米品牌,连续举办秋收大会、稻田音乐节、丰收市集、游园等系列活动,农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有了‘共富工坊’,我们从村民变成了职业农民,家门口就有活干,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徐永华一直在工坊负责植保、育秧、翻耕等农事工作,每年的租金、务工和年终分红超过4万元,实现从单一务农工资到土地租金、农场佣金、分红股金三份收入的大跨越。

在光明村的带动下,周边绍鲁、潜东等6个村就近取经,流转土地、退竹还田2600亩,逐步形成高后线美丽经济示范带,共引入社会投资1.63亿元,落地产业项目8个,竹田米工坊的共富效应不断释放。

在临安,“共富工坊”已经成为农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在青山湖街道西北部的郎家村,通过打造溪谷郎家“共富工坊”,与企业、银行结为“共富合作伙伴”,开启“稻田认养”新模式,企业以亩均3800元的价格认领稻田,可免费参与农事体验团建活动,并收获保底500斤大米,今年预计开展“稻田认养”200亩。

相距郎家村不远的洪村村,依托“区位优势+自然禀赋+稀缺业态”打造了耘野洪村“共富工坊”,携手杭州森活文旅公司,深入开展乡村运营,培育多样化乡村业态,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风笑岭精致露营、森活家乡村会客厅、径山驿养生膳食馆、风岭晚民宿等18个业态。

在临安,“共富工坊”不断崛起,农旅深度融合让农村生产要素“活”起来、闲置劳动力“忙”起来,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
临安发布微博
临安发布微信公众号
今日临安微信报
爱临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