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清楚、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临安积极打造“阳光小作坊”
发布时间:2023-06-05

食品小作坊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强区的助推器,不仅能提振消费“食”力,更是连接传统工艺与数字管理、传承与创新的民生桥。临安区市场监管局按照“改造一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的梯度培育模式,倾力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积极打造“阳光小作坊”,让小作坊食品“看得清楚、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守好源头,优化服务加强事后核查

“食品小作坊不大,固定从业人员不超过7人,生产加工场所使用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目前临安区共有178家在产食品小作坊,大部分以家庭为单位分布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条件参差不齐。”临安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工作人员介绍。

为规范食品小作坊准入,加强事前事中服务、事后监管。了解到群众需要办理食品小作坊的需求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前介入、积极服务,对食品小作坊的生产环境、条件设施、加工流程等方面进行指导。在食品小作坊备案登记后,通过“互联网+监管”系统完成事后核查,确保所有备案登记的食品小作坊都检查到位,为小作坊食品安全打好基础。

选好示范,帮助食品小作坊提升改造

昌西豆腐干咸鲜香辣,其中油豆腐干有肉质口感,且韧劲十足,早已成为周边特色美味小吃,承载着儿时的记忆。而从爷爷辈传承下来的杭州临安昌西豆制品作坊也氤氲着这种乡愁。

走进位于浙西清凉峰镇顺溪村的杭州临安昌西豆制品作坊,可以看到各种关于“昌西豆腐干文化”的设备器具摆放整齐,功能区间划分明确,公示牌标识牌悬挂醒目位置,加工区安装智能摄像头,视频监控画面连接“浙食链”实时播放。

杭州临安昌西豆制品作坊负责人盛磊祥介绍,“提到豆制品加工,大部分消费者脑海会自动关联‘散、乱、差’,创建‘阳光小作坊’既彰显了我们对生产设备优化升级的投入意愿,更表明我们规范生产加工提档坊区管理的决心,让自家品牌走得更远。”

临安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负责人说,“今年,临安要建设14家‘阳光小作坊’,按照‘一坊一策’要求,通过实地指导、梯度培训、签订承诺,对食品小作坊进行提档升级,让作坊主享受到切实的利益,对其他食品小作坊也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统一标准,数字赋能助力健康发展

“阳光小作坊”建设,已列入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通过统一建设标准、常态化闭环管理、系统化数字赋能,不断推动“阳光食品小作坊”建设工作提质加码

建设“阳光小作坊”就是通过在加工场所、库房等场所安装摄像头,在“浙食链”系统录入从采购、加工到销售等全环节的数据信息,最终生成GM2D浙食链二维码。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码产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企业信息、产品信息以及加工场所实时画面等内容,实现扫一码知全貌。

自阳光小作坊建设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通过购买服务免费为创建对象安装摄像头,减轻食品小作坊负担,提高建设积极性。截至5月,全区14家食品小作坊均已完成“阳光小作坊”场所布局流程和设施设备改造提升,涉及产品品类涵盖坚果炒货、酒、豆制品、糕点等5类,赋码产品14个,安装智能摄像头26个,实现创建单位视频监控建设全覆盖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作坊有规范,食客享福祉。临安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局将结合群众满意度为民生实事赋能增效,融合质量、品牌和共富要求进一步规范各类‘阳光小作坊’发展生态,促进阳光小作坊’实现传统口味的创新演绎,打造民生优享金名片。”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编辑:黄晓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