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32℃/25℃ 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 : 临安新闻网 > 今日要闻
市农科院探索“稻田-陆基圆池”设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08-28

用1/20亩的鱼塘就能产出一亩的效益

杭州日报讯 临安区於潜镇光明村里,千亩稻田随秋意一齐舒展。就在近日,这片诞生了《耕织图》的土地又增添了一笔新的亮色——光明农场设施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迎来首批8000尾鱼苗,开启了“稻渔丰收、种养双赢”的新模式。

光明农场设施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是由杭州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和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联合打造的杭州首个“稻田-陆基圆池”设施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也是市农科院派驻於潜的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

市农科院水产所所长王宇希告诉记者,这几年,杭州市一直在全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目前已被很多人熟知的“稻渔共生”模式是把水稻和鱼养在一起,而现在他们正在探索的,是将稻田单纯散养改为设施“圈养”。“圈养”起来后,水稻的用药和渔业用药互不干扰,渔业的养殖尾水还可以继续用来灌溉稻田,提高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效率,达到减少稻田化肥使用量、绿色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鱼类品种的选择上也更为丰富。

“首批鱼苗我们选择了罗非鱼品种,这个品种具有耐高温、易养殖的特点,非常符合当下的天气状况。”王宇希说,现在放养下去,两个月后差不多可以长到近0.5公斤的商品鱼规格。明年,在总结第一年养殖经验的基础上,他们还将陆续增加鲈鱼、鲫鱼、光唇鱼、马口鱼等更丰富的养殖品种进行尝试。

稻田中间,6个蓝色的帆布圆池就是该基地稻渔综合种养的关键设施。“我们选择了这种简易的设施,以方便操作和推广,而且帆布材质搭建对土壤耕作层也不会造成影响。”虽然简易,但却是特别定制的。王宇希介绍,桶的直径为6米,高1.4米,容量约30立方米,他们的目标是一个圆池收获1吨成品鱼。而如果放在以前的鱼塘里养,达到这个产量需要一亩地。也就是说,用了这种设施后,只用原来1/20的土地,就能收获和原来一样的产量。“而且管理更方便,1个人可以同时管理10个甚至更多的圆池。”王宇希补充道。

市农科院派驻於潜的科技特派员戴杨鑫告诉记者,光明农场的这片田原先大都为经济效益较高的雷竹林,2017年,随着耕地“两非”整治的推进,竹林回归稻田。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产出更大的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戴杨鑫和镇、村干部们近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稻田-陆基圆池”设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尝试方向。

“接下来,我们还将针对养殖用水通过稻田降解后的再循环利用、数字化等问题做进一步研究。”王宇希说,希望通过“稻田-陆基圆池”设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探索,进一步增加稻田综合效益,提高农民种植、养殖的信心,保障我市粮食生产安全。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葛玲燕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沈晔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
临安发布微博
临安发布微信公众号
今日临安微信报
爱临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