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中国北方农村“智慧农业”解放双手 百姓鼓起“钱袋子”

(人民幸福生活)中国北方农村“智慧农业”解放双手百姓鼓起“钱袋子”

图为村民展示自己种植的农产品。 李晓军 摄

中新网赤峰10月31日电 题:中国北方农村“智慧农业”解放双手 百姓鼓起“钱袋子”

作者 李爱平 陈晓云

指头在手机屏上点击、滑动,接着打开页面,找到调压、调温选项,远程对6个暖棚和19个冷棚进行施肥和消杀。

31日一大早,孙红玲和王金虎夫妻俩用了10分钟,便在家中完成了上述工作,而这样的工作放在往年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当天下午,孙红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彻底搞明白“智慧农业”的与众不同了,“以前除了我们两人相互埋怨外,还累个半死。”

孙红玲和王金虎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十二吐西山根村的种植大户。稍早前,并不懂得“智慧农业”的他们,在技术人员的点拨下,发现在手机上“干活儿”太神奇了,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能多挣钱。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暖棚和冷棚收入不错,多挣了10万元。”孙红玲笑呵呵地表示,“现在农民的日子过得可幸福了!”

“在手机上,想浇哪块地,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让秧苗‘吃饱喝好’。”在该村,依靠“智慧农业”受益的还有种植大户郑国柱,他认为,通过手机操作暖棚,大家都变得“耳聪目明”了。

十二吐乡综合保障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李伟龙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表示,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当地农业的生产方式。

图为村民展示自己种植的农产品。 李晓军 摄

图为村民展示自己种植的农产品。 李晓军 摄

在当地,农民利用智能化设备,不仅破解了田间管理难题,还能实施更精准的绿色种植。

李伟龙介绍,从出苗定植到成熟采摘,“智慧农业”让百姓实现对大棚的“一键化”管理,水肥一体化设备按时按量提供每日秧苗所需的营养成分,物联网控制使棚内果蔬始终处于最佳环境。

十二吐乡副乡长林成虎表示,当地推行的“智慧农业”最大的好处是,在节省劳动成本的同时,还不用担心有农药残留、二次污染等问题,提高了产品产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品质。

值得提及的是,孙红玲和王金虎两夫妻所在的十二吐西山根村的大棚种植,当下已“扩容”成园区。目前该园区“菜”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辖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

林西县委书记张志刚表示,2018年脱贫摘帽的林西县,当前正在通过“智慧农业”等方式,充实更多农民的“钱袋子”。

多个受访的农民认为,在这片土地上,大家依靠“智慧农业”,日子越来越红火。(完)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临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临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安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71-63715099。